第58頁(第1/2 頁)
趁沒有人站出來地表不同意見之際,楊國忠再次出列奏言:&ldo;陛下,如今潼關危急,非常時刻就要有非常手段,楊晞當眾斬殺了邊令誠,雖然定罪手法上有所欠缺,但也只是先斬後奏順顛倒了而已,但也並太大的不妥,陛下已經答應了讓楊晞全權處置潼關的軍務,不過多幹預,那他處斬臨陣脫逃者更是合情合理,還請陛下不要再追究此事了!&rdo;
此時的楊國忠已經有了點傲氣,沒什麼人站出來表示要追究楊晞的責任,他就在膽氣在皇帝面前提這樣的要求。
&ldo;唔,國忠你說的有理,邊令誠怯敵畏戰,臨陣脫逃,確實是死罪,朕既然授以楊晞全權處置潼關軍務的權力,那他這樣做也無可厚非,這事就這樣吧,諸位愛卿就不要再追究了!&rdo;李隆基合上了楊晞所奏之折,示意眾臣不要再討論此事了。
當然他不追究,主要是邊令誠逃跑的事惹惱了他,再加上楊晞又做的非常不錯,他不太可能在這個時候責罰楊國忠這個兒子。何況潼關現在還處於危急狀態,怎麼可能再處罰統兵大將?
第三十七章 監軍問題的爭論
更新時間2014-1-16 21:56:03 字數:2076
(求收藏,推薦票,打賞!)
---------------
李亨剛才提議要重處楊晞,並停楊晞職的建議讓李隆基有點惱怒!他知道,李亨此舉只是為了洩私憤,並不是從朝廷大義出發的,因此不客氣地拒絕了,並當殿表示了對楊國忠及楊晞的信任。
當然,從當殿稱呼楊國忠為&ldo;國忠&rdo;上就足夠可以看出李隆基對楊國忠的寵信。
不過李隆基在正式朝會也是不會這樣稱呼楊國忠的,今日只是一次緊急朝議而已。
要是換成了其他大臣,潼關靈寶兵敗的事就足夠讓他責罰,甚至處斬楊國忠了。殿內其他人也知道楊國忠得寵的程度,因此沒什麼人站出來趁高力士提議之際,要求治楊國忠的罪,除了太子李亨。但李亨也就敢說一次,李隆基這樣說了,他再也不敢站出來指責楊晞,他也明白剛才自己說的太急了。
楊晞所做的,其實是原本監軍宦官做的,監軍的宦官是替朝廷監視統兵大將的,要是有將領臨陣怯戰,畏敵不前,可以當場處斬。得皇帝授全權的楊晞這樣做,其實也勉強說的過去,如果邊令誠不是監軍宦官,但沒有任何人會覺得異樣的。
見皇帝如此說了,楊國忠也完全放心,不再說什麼,不過就在這個時候,太子李亨又站了出來,大聲奏道:&ldo;父皇,邊令誠已經被處斬,潼關諸將再無監軍,兒臣以為,應該速派另一人任監軍才是!&rdo;
一聽是李亨站出來提這個建議,楊國忠不禁打了個突突,眼睛看著李隆基,期望李隆基反對。
但讓他失望的是,李隆基在想了一下後,竟然點頭同意了。
&ldo;唔,太子此議有理,理應另派一人為監軍,督促潼關軍務!&rdo;李隆基說著,看了看身邊的高力士,再環看了一遍殿內諸臣,道:&ldo;諸位愛卿,你們覺得委以何人任潼關監軍為好?&rdo;
聽李隆基同意了自己所請,還馬上問詢諸臣監軍人選,李亨大喜,不待眾臣有反應,馬上就站出來稟奏道:&ldo;父皇,兒臣推薦一人,內侍省宦官魚朝恩!此人入宮已經多年,處事穩重,從無差錯,人又長的機靈,可以委以重事,兒臣推薦此人到潼關去任監軍!相信魚朝恩一定不會辜負父皇的期望的,父皇可以召魚朝恩到殿一試其才!&rdo;
聽了李亨所言,李隆基猶豫了一下,看了看一邊的高力士,又看看滿是著急之色的楊國忠,沒有馬上表示同意或者反對。魚朝恩他曾聽說過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