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第1/2 頁)
晁通曆盡千難萬難,終於回到嶺地。他剛巧碰上自己的兩個兒子正在聚集部隊,準備進攻大食,營救父親。
晁通一面派兒子向格薩爾大王稟告,一面準備軍隊進攻大食國。格薩爾如此這般地講了一遍,晁通充滿了必勝信心。他想:一則神明有啟示,雞豬年要降伏大食;二則上師有啟示,吃人虎的斑紋要用血來裝飾;三則大王有啟示,……
話說大食國的大臣朗卡託貝等三人放了晁通後,回國向大王賽赤尼瑪稟報。大王認為這種作法很不妥,晁通不是那種講仁義、守信用之輩。他是怎樣的人呢?
他像賢上師面前的僧人,
喪失戒律時恨誓言;
他像充當三年勞役的僕人,
食物齊全時恨主人;
他像年輕而富有的女人,
衰老時卻恨母親。
晁通這樣的人,不僅不可信,而且還要做好他來犯大食的準備,在陽光照山峰、河水吼叫時,人要穿好盔甲,馬要備好鞍轡,青色箭鏃要加純鋼,寶雕弓上罩樺皮,長矛尖端裝利刃,鋒利的武器淬毒水。
大食國的軍馬整裝待發,只等大王一聲令下。賽赤尼瑪大王等呵等,等到二十一天頭上,大出所料,那不講仁義、不守信用的晁通竟如期來了。晁通先派人送來一封信,大意是說:他在回嶺地的途中遭了劫,弄得死去活來。但為了趕日期,他像一具殭屍一樣趕了回來。現在已經到了覺臥當資山下,請大王前來面商交馬一事。
賽赤尼瑪大王以為晁通如此講信用,甚是喜悅,遂派大臣協賽等二人前去覺臥當資山與晁通相見,取回寶馬。
晁通一見只來了兩位大臣,心中不悅,口氣流露不滿:
&ldo;這樣的大事,大王為什麼不親自來,連王子也見不到?&rdo;
&ldo;王子身體不爽,大王事務繁多,委派我二人前來取馬。&rdo;協賽並不想和晁通多羅嗦,只想取回寶馬,早日返回大食。
&ldo;因為路太遠,我們一怕誤了期限,沒日沒夜地往這裡趕;二怕損傷了寶馬,所以沒有帶來,護馬的人隨後就到。&rdo;晁通訊口胡編,殊不知那寶馬日行萬裡,怎麼會為這點路程損傷身子呢?
協賽不願捅破晁通的謊言而傷了和氣,只得耐心地等待著。等呵等,一連等了十天,協賽每天都去晁通營中詢問,晁通每次都用好言好語搪塞協賽。到第十一天,協賽再也忍不住了,他又一次來到晁通營帳中,不等晁通說話,先就唱了一支歌:
在蔚藍的天空,
不用驅使的白雲在翻滾;
把水遺留在海中,
需要的細雨卻沒有;
颳起無用的狂風,
這是出現旱魃的象徵。
在牧場原帳篷前,
不用驅使的牧童首先來;
乳氂牛遺留在草原,
需要的牲畜卻不見;
不必要的廢話講不完,
這是失掉牲畜的表現。
漂亮整齊的廚房間,
不用驅使的主婦立灶前;
酒肉留在庫房中,
需要的吃食卻不見;
對來訪的客人說甜言,
這是敗壞家業的表現。
在這覺臥當資山下,
不用驅使的叔叔來眼前;
追風寶馬留嶺地,
需要的誠心卻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