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第1/2 頁)
&ldo;殺賊!&rdo;後頭傳來一陣吶喊,卻是趙亮領著六百名輔兵殺了過來。
第六十九章 李賢的少堡主衛隊
&ldo;官軍的援軍來了!&rdo;賊人攻勢為之一緩。
之前以多擊少的時候,賊軍尚能勉勵支撐,保持不勝不敗的局面,可現在,官軍六百名生力軍的加入頓時讓局面改變了。
趙亮麾下的輔兵都是見過血的漢子,雖然武器裝備比不得正兵營,可他們計程車氣卻高昂的很。
殺賊!只要手刃三名賊寇,輔兵營就可以升格為正兵。
比起輔兵,正兵的待遇更高,他們的裝備也更好。
殺,殺,殺!
在李賢的激勵下,兵勇們紛紛以&ldo;正兵&rdo;為榮。
無論兵卒的出身如何,只要能夠立下足夠的戰功,便可以獲得與之匹配的犒賞!這就是介亭兵勇奮勇當先、悍不畏死的根本原因。
趁著年輕力壯好生博一把,運氣好了,說不定能發家致富,光宗耀祖,即便是倒黴些,不小心死掉了,只要有李遊繳在,他也絕不會怠慢了遺屬。
幾個月的接觸,眾人都知道李賢言出必踐!
鄉堡之下,喊殺聲四起。
輔兵營的來援讓正兵營的壓力陡然一輕,李賢一刀揮出,斬了一名賊寇,嘴裡道:&ldo;援軍來了,賊人跑不掉了,介亭的兒郎們,隨我殺賊!&rdo;
賊寇們心慌意亂,早已經沒了剛開始的銳氣,而被動防禦的兵勇們卻緩過勁來,聽到李賢大喊,他們精神為之一振,嘴裡大聲應喝:&ldo;殺賊!&rdo;
士氣此消彼長,官軍殺的賊寇一退再退。
這時候,鄉堡的大門開啟了。
三百多名青壯狂奔而出,被賊寇們攻打了這麼久,堡內的鄉民們早就憋了一肚子氣。
之前,正兵營岌岌可危的時候,堡民們便打算出手相援,奈何賊軍數量太多,堡主思慮再三還是覺得事關重大,不敢輕作決定。
於是,鄉民們只能看著五百名官軍被賊寇圍殺。
好在官軍無比頑強,不但頂住了賊寇的襲擊,反而等來了援軍。
幾乎是片刻間的功夫,局勢逆轉。
堡民請戰的聲音不絕於耳,而堡主也不是傻子,他知道這時候開門作戰絕不會有鄉堡陷落的風險。
不能雪中送炭,那就錦上添花!
雙面夾擊!
當鄉堡中的鄉兵疾沖而出的時候,賊軍徹底亂了,前有強兵,後有官軍,即使賊將再三吶喊,試圖激起麾下部眾的敢戰之心,可是,亂糟糟的賊寇只想逃離此處。
&ldo;逃吧,逃到渠帥管亥那裡就好了&rdo;
&ldo;讓渠帥為我們報仇!&rdo;
&ldo;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rdo;
賊人可以給出一萬個逃跑的理由,卻無法找出一個堅持廝殺的藉口。
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
賊將有心殺敵,卻無力迴天。
一千多名官軍在三百名鄉民的幫助下殺的賊軍大敗。
李賢故意給賊寇讓出了一條生路,這樣的話,賊寇們一心逃命,就不會生出背水一戰的決心了。
賊寇們沒有什麼信仰,打順風仗的時候他們可能順風順水,可一旦遭遇困境,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如何逃生,而不是如何反敗為勝。
介亭的兵勇們是為了他們的家人,為了他們的自己而戰,所以他們越戰越勇,而賊寇們銳氣盡失之後,絕難拿出像樣的抵抗。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句話用在黃巾賊身上尤為體貼。
成群結隊的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