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第1/2 頁)
這引起他極大的不滿,對希特勒不時地發出一些怨言。希姆萊對希特勒忠誠不二,羅姆對領袖的不忠不敬,引起他的反感。尤其是戈林對羅姆平時有宿怨,希姆萊又跟戈林結成新的聯盟,戈林一心想置羅姆於死地。希姆萊作為戈林的盟友就不能心懷二意,否則,他就無法控制秘密管家,尤其是幹掉羅姆及其衝鋒隊,是黨衛隊發展自己勢力不可缺少的行動。
因此,導致了後來的所謂的&ldo;長刀之夜&rdo;。消滅了羅姆及其同夥。
希姆萊和戈林的關係。
1933年1月30日, 阿道夫&iddot;希特勒入主總理府進行大組閣,幫助他取得政權的人紛紛佔據了國家機器的重要職位,而希姆萊及其黨衛隊卻連新政權的重要配角的角色也沒撈到。
希姆萊冒著風風雨雨,騎著摩托車為希特勒的納粹宣傳賣命,結果,納粹頭子卻把他忘到腦後去了。
令希姆萊更為惱火的是,在此期間,他在黨衛隊內的勁敵,遠在普魯士的地區總隊長庫特&iddot;達呂格卻在他的靠山--普魯士內政部長和未來的邦總理赫爾曼&iddot;戈林的支援下,爬上了政務專員的寶座。
戈林不懷好意,慫恿沽名釣譽、野心十足的達呂格反對自己名義上的領導希姆萊,並指令達呂格管轄普魯士的風紀警察。又任命他為部務主任,甚至將他提升為警察中將。
達呂格獲得這麼大的權力,覺得眼下沒有任何理由再從屬黨衛隊全國領袖希姆萊的疙旗下,於是,自己獨立門戶去了。
為了使悖逆的下屬達呂格俯首聽命,希姆萊將自己最得力的部下廠、黨衛隊旗隊長萊因哈德&iddot;海徳裡希派往柏林,指示他在施普里河畔建立一個情報機構,監視達呂格的行動,隨時向他報告。
海德里希和已懷孕的妻子莉娜一起來到柏林,在市西郊租了一棟房子,開始了監視工作,並著手與受戈林庇蔭的達呂格對話。
海德里希初次登門就吃了閉門羹。達呂格的女秘書告訴海德里希:將軍不能接見旗隊長,因為他已另有所屬。
海德里希繼續要求接觸,均遭到拒絕。
戈林還氣勢洶洶地威脅,再在這裡糾纏不休,警察就逮捕他。
由此,使希姆萊認識到,權力是不會自動送上門來的。達呂格膽敢如此囂張,是有權力大的靠山。第三帝國遠非理論家們所說的那種極權主義國家。德國國家機器從希特勒登上總理寶座那時起,就被一張等級森產、權柄相持的錯綜複雜的大網所覆蓋。只有把阿道夫&iddot;希特勒的權力集結起來,這張網才有被突破的可能。
希姆萊為確保希特勒的安全,建立了一支&ldo;黨衛隊特遣隊&rdo;,後改為政治預備隊,執行警察的任務。
希姆萊明白,只有透過警察機器這條曲折的道路,他才有可能參與民族社會主義特權階層的角逐。
希姆萊-舉成功地插手了巴伐利亞以外的警察活動。 由於他掌握一支黨紀嚴格的部隊,一些邦的新上任的警察頭子紛紛投靠了他。
希姆萊自命為政治警察司令,並決心廢除民主國家行之有效的那種警察。擬將十六支不同的邦警察統一成一支真正的全國性督察,因為全國性警察是一個國家所能掌握的最強大、最有力的鉗子之一。
可是,希姆萊建立全國警察的野心,碰到了一堵無法逾越的高牆,使他難以在全徳一半以上的地區插手警察工作。
普魯士總理戈林,將自己的警察百人團擺開陣勢,同希姆萊對壘。
希姆萊和戈林的野心不相上下,都想掌握第三帝國的警察機器。但戈林比希姆萊多個優越條件,那就是,普魯土警察大權抓在他的手裡,而這正是構成任何一種德國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