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第1/2 頁)
惠宗長子乾順繼位,他只有三歲,是為夏崇宗,尊生母梁氏為皇太后,臨朝聽政,梁太后與梁乙逋兄妹重演母黨專政的舊戲。他們憑藉一門二後二國相的積威,擴張梁氏勢力,在與分掌兵權的皇族嵬名阿吳和大族仁多保忠的權力角逐中,佔據了上風。
對外戰爭往往是轉移國內矛盾的慣用手法。在梁太后聽政的十三年間,他們對宋朝發起了五十餘次大小戰爭,梁乙逋以此來傲視皇族:&ldo;你們嵬名家人有如此戰功嗎?&rdo;梁乙逋企圖&ldo;獨專國政&rdo;,對梁太后有時也掣肘。梁太后也不是好惹的,他在天祐民安三年(1092年)親自率兵進攻宋朝環州(今甘肅環縣),不再讓其染指兵權。梁乙逋心知肚明,&ldo;叛狀益露&rdo;。天祐民安五年十月,梁太后拉攏嵬名阿吳和仁多保忠,先向乃兄下手,討殺其人,誅滅其家。
其後三年間,梁太后依舊對宋朝窮兵黷武,發動戰爭達二十餘次,還經常挾持崇宗作御駕親徵。永安元年(1098年),她親率大軍三十萬,大舉進攻宋朝平夏城(今寧夏固原北)。西夏軍隊連營百里,建造了一種名為&ldo;對壘&rdo;的高大戰車,能載兵數百,填濠直進。但連攻十三晝夜,飛石激火,平夏城依舊固若金湯。這夜狂風大作,戰車折毀,西夏兵驚恐奪路。梁太后的臉面也被劃破,大哭退兵。
梁太后的御駕親徵,令人想起遼朝承天太后蕭綽,如果說蕭太后給人以女強人的印象,那麼梁太后則更像女無賴,兩人在各自國家歷史上的作用也是截然相反的。次年正月,崇宗已十六歲,梁太后仍不按西夏慣例讓他親政,而上表遼朝又言辭怨懟傲慢。遼道宗遣使赴夏,用藥酒鴆殺了梁太后,以支援崇宗親政。
崇宗親政以後,對外執行依附於遼以結合於宋的政策。他一再向遼朝請婚,謀求政治聯姻;而遼朝則遣使宋朝,調停宋夏和解;崇宗自己也向宋朝上誓表,以取得宋朝諒解。
對內,崇宗則採取措施以鞏固皇權。其一,削弱領兵貴族。親政當年,他就以黨附梁太后的罪名誅殺大將嵬保沒、陵結訛遇;貞觀四年(1104年),他又解除了仁多保忠的統軍之職。其二,皇族加封王爵。他借用漢人封王制度,先後封庶弟察哥為晉王,委以兵柄;封宗室仁忠為濮王、仁禮為舒王,授以要職。
建立國學是崇宗親政中最值得稱道的大事。西夏立國以來,蕃禮和漢禮之爭,蕃學和國學之爭,反覆較量,未有定局。禮儀之爭,前已述及,這裡且說蕃學與國學。
蕃學是在立國次年由元昊親自創立的,命野利仁榮主持其事。選擇蕃漢官僚的優秀子弟入學,用西夏文字翻譯《孝經》、《爾雅》和《四言雜字》以供學習。學成以後,出題考試,對答精通,書寫端正,酌授官職。州縣也各置蕃學,配備人員教授。雖然元昊的根本目的是&ldo;以胡禮蕃學抗衡中國&rdo;,但實際上是仿照宋朝科舉取士制度,培養具有西夏特色的急需人才,對西夏民族文化的發展應該說是功不可沒的。元昊重視蕃學,朝中因蕃學而進用的多至數百人,可謂成效卓著;但他把蕃學與漢學(即國學)對立起來,未免缺少漢唐拿來主義的恢宏氣度。
不過,先進文化,不論是異族的,還是外國的,都是抵擋不住的,崇宗立國學正反映了這種需要。貞觀元年(1101年),他下令在蕃學之外,特立國學,設定教授,收學生三百人授以儒學;另建養賢務,專供廩食。大體自崇宗以後,蕃學與漢學並重,而蕃漢禮儀之爭也基本消歇,崇宗這一措施是順應歷史的。
夏崇宗貞觀年間(1101-1113年),宋朝正是徽宗前期,蔡京開邊邀功,對西夏也頻頻用兵。在這一輪宋夏戰爭中,西夏的戰鬥力大不如前,便一再請求遼朝在政治和外交上對宋朝施加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