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社會組織決策和行為模型(第1/2 頁)
蘇青姬給出的是很不一樣的心理學觀點,也正是這些觀點讓莫回直接決定——就是她了!
蘇青姬的加盟讓偵探公司在奧美專案上立刻開始顯得高大上起來,越來越帶有一股與眾不同的專業味。
比如蘇青姬加盟之前,莫回一向是一個標準的資料小偷和搬運工,把奧美公司內部的各種資訊偷竊出來,然後交給恆美老總劉新宇。他一直不覺得這種方式有什麼不對,並且劉新宇也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劉新宇一直對莫回的這個偵探公司超滿意,尤其在莫回的鐳射監聽系統投入使用後,劉新宇對莫回的偵探公司簡直滿意得不要不要的,這基本上已經過是他能夠想象的,作為一個偵探公司能夠做到的最好結果了。
可是蘇青姬的假如明顯重新整理了這種認識,她的到來不僅讓莫回明白,原來研究一個公司還有這麼深刻的角度和方法,同時也讓劉新宇對莫回的偵探公司,由原先的讚不絕口,開始向敬服轉變,很有點要轉化成鐵粉的架勢。
蘇青姬在加盟公司之後,開始給奧美公司的每一個員工建立檔案,然後開始給他們建立心理模型。藉助莫回團隊的研發能力,這些心理模型被資料化,被設計成一個黑箱結構,專門用來測試和評估目標的可能反應。
利用這個心理模型,就一個進行行為和決策的預測和評估,比如11號目標,當他的心理模型資料化之後,就可以輸入他遇到的各種事情,例如公交車晚點,被上司訓斥之類的,然後心理模型會自動給出目標可能的應對行為,在與實際情況比較,不斷進行微調,讓心理模型無限與真實情況一致。
奧美公司的所有員工都被建起這個心理模型之後,他們的行為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是可以預測的了,可以被資料化計算的了。
以這些心理模型為基礎,蘇青姬的研究再次深入,她開始搭建奧美公司的組織反映模型。
按照蘇青姬的話說,“每個社會組織都有自己的決策和行為反映模式,我們需要做的是,仿照心理模型,搭建一個對應奧美公司的,社會組織決策和行為反饋測算模型~~~”
蘇青姬根據莫回提供的各種資料,進行了細緻的研究,逐步確定了奧美公司內部的組織結構,責權利分配,最關鍵的是影響力關係圖。
每個社會組織當中,既有著名義權利也有著實際權利,名義權利就是這個組織在實際執行中,組織賦予其中每個人的角色定位,賦予每個人對應的權利和職責;但是在組織實際執行中,團隊成員在互相磨合和配合中,慢慢會形成約定俗成的配合方式,這就形成了實際權利;實際權利往往與名義權利並不重合。
就像很多公司中,某個部門經理在很多事情上往往並不能一言而決,經理也需要跟幾個重要屬下溝通之後,才能做出某個重要決定,這就是實際權利和名義權利的差異,實際權力往往代表著影響力,就是某人能夠影響組織決策的能力。
奧美公司不太大,蘇青姬很快理順其內部關係,將整個公司內部的影響力網路給構建出來,然後再莫回的配合下,據此構建了奧美的決策和行為模型。
等劉新宇看到這個東西時,他已經徹底被折服了,他簡直無法想象,研究一個公司居然能夠研究的如此精深,這個模型出來之後,奧美就像是遊戲裡的大怪一樣,很多行為都是可以預測的。
如果說個人的心理模型還有很強的不可預見性,因為各種細微的心理擾動會導致預測效果不佳。單是組織模型就不同了,它是由不同人組成的,並且不同人之間如何相互影響幾乎都是可見的,這讓組織模型的預測精度高了很多。
為了方便給劉新宇演示,莫回特意針對奧美遇到的幾個事情進行了實際測算,結果證明組織模型的預測精度非常高,模型預測幾乎與奧美的實際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