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3 頁)
有些話劉儉確實不太好說,即使是當著他老師的面,因為有些事屬於他的揣度,不足全信,但也不能不全信。
至少就他目下的身份,他不好多言,如果以後他能夠執掌權柄重器,那什麼不該說的話,他也會無所顧忌了。
世上無不可言之事,還是看身份而已。
且不說各地的這些小股叛亂,單拿黃巾起義這件事舉例。
黃巾軍在大漢戰場上的主要力量是氓首,流民,黎庶,這一點肯定是沒錯的。
這場浩大的農民起義,在最前線做犧牲的人都是那些吃不上飯的氓首和流民。
但在背後推動著這些可憐人的暗手又是誰呢?
還是那句話,上層基礎決定了下層建築。
劉儉不覺得只是靠著以流民氓首為基礎的軍隊,可以達到八州聯動,同時還能將觸角伸到雒陽皇宮之中。
這當中沒有巨大的力量在斡旋嗎?自然是不可能的。
仔細想想,自古以來的農民起義,在很多時候都是被有心之人刻意利用的。
昔日的大澤鄉起義轟轟烈烈,但最後的漁利者終歸還是六國貴胄,他們巧妙地利用了農民反抗暴政的怒火,再次樹起了六國大旗。
沒有陳勝吳廣,對於他們而言其實也無所謂,他們依舊可以等。
等一個可以在最低等的黎庶中振臂一呼的帶頭者,至於此人賢否愚否、貴否賤否,都不是很重要。
反觀現在,自熹平以來,歷年來在大漢的各郡各縣不斷的出現反叛者,直到黃巾軍這個最為龐大的反抗群體出現,這當中內在的邏輯又是什麼呢?
推波助瀾的人又是誰?
或者不應該說是“誰”,而是“誰們。”
劉儉敢肯定,這個誰們裡面一定是有被黨錮計程車族群體。
但絕不會只有被黨錮計程車族群體。
土地在某種意義上,是控制流民數量的關鍵,有人把手稍稍一攥緊,海量的流民就會出現,而流民激增後,反叛的火種就等於在民間埋下了,在這個時候,只需有心的人稍稍與有在民間有影響力的人串聯煽動一下,就會形成一股又一股的反叛勢力。
張角只是恰到好處的在這個時間出現了而已,沒有張角,早晚也會有李角,王角,朱角,胡角……
同理就像是大澤鄉一樣,沒有陳勝吳廣,早晚也會出現其他的人,而當這個人出現的時候,就是六國貴胄的行動之機。
就眼下的時局而言,各地的流民激增,反叛驟起,朝廷改變了政策或者對待反叛當地大族的態度,這些戰亂就會隨著朝廷與各高層階級的聯合而被撲滅。
結果就是朝廷平定了禍亂,而協助朝廷平定禍亂的勢力得到了政策傾斜的滋養,唯一被犧牲掉的,只有被利用而反叛的最底層百姓。
每一次平叛的結果,都必然是地方那些協助官軍平叛的勢力得利。
每一次平叛,直接參與戰爭的朝廷和叛亂的流民蠻族,都是輸家。
其實仔細揣摩,就會發現,這種戰爭邏輯和後世的馬歇爾計劃前後,有著一些內在的類同,當然也不完全相同。
當然了,黃巾軍這種大規模的叛亂,在某種意義上而言,還是因為牽扯著黨錮,同時有些地方的階級勢力沒掌握住火候,一不小心致使被滋養的叛亂規模過於龐大。
這當中可能有些許失誤,但也不排除原意本就是如此。
但歸根結底,都是沒安好心。
……
“罷了,你不想說,就算了。”
盧植將那兩卷簡牘合起來,又道:“說吧,將越騎營中的軍吏換掉一批,你又打算從哪裡安排人手頂上?”
“學生希望能從地方的郡國軍中抽調軍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