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第1/2 頁)
4.窘困
宣宗大中四年(850),令狐綯做了宰相,李商隱的日子就越來越艱難了。儘管他多次試圖向令狐家的這位公子說明情況,可人家根本不給他這個機會。在京城呆著無趣,他便去遠方的幕府尋安身之所,先後赴桂州(今廣西桂林)、徐州、梓州(今四川三臺)隨人作幕僚。大中五年的時候,妻子王氏的病故更讓他心灰意冷、鬱鬱寡歡,一度想出家為僧。為了生活,他咬緊牙關,不屈不撓地去找令狐綯陳情。《北夢瑣言》記載,李商隱多次前往,都遭到冷遇,後來就在客廳裡題了一首詩:
十二、李商隱(6)
曾共山翁把酒時,霜天白菊繞階墀。十年泉下無訊息,九日樽前有所思。不學漢臣栽苜蓿,空教楚客詠江蘺。郎君官貴施行馬,東閣無因再得窺。
詩人含蓄地提醒令狐綯不要忘記舊日的友情。令狐綯看到這首詩後,既慚愧又惆悵,就令人將這間廳鎖起來,終生不開。一說令狐綯惱羞成怒,很想剷除題詩的牆壁,但由於這首詩裡有他父親的名字(楚),按照習俗他是不能毀掉詩作的,於是隻好鎖上門。不管真相如何,在令狐綯的幫助下,李商隱終於當上了太學博士。據說他的《無題四首》就寫於此時,有專家聲稱這些詩表面上寫的是戀情,實則是描述他與令狐公子的糾葛,希望對方伸出援助的雙手,如: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燻微度繡芙蓉。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後來太學博士做不下去了,要到東川(治梓州,今屬四川)節度使柳仲郢那裡任掌書記。臨走之前,還去與令狐綯告別,對他寄予厚望,又寫下《無題》二首表達請求援助之意,如其二: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後清宵細細長。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不過,令狐綯終究讓他失望了。李商隱的政治生涯就是在柳仲郢手下結束的。大中十一年,柳仲郢調任吏部侍郎,李商隱如影隨形。後來柳侍郎充任鹽鐵轉運使,李商隱又隨同前往為鹽鐵推官。只不過當柳仲郢調任刑部尚書時,李商隱沒有跟上這最後一步。他丟掉了鹽鐵推官的差事,閒居鄭州,不久病故,享年四十六歲。
李商隱出道之初,風頭確實很盛。據宋代蔡居厚《蔡寬夫詩話》中說,白居易晚年非常喜愛李商隱的詩,曾經說我死後希望能夠投胎當李商隱的兒子。後來李商隱的兒子袞師出生,詩人就將他的小名取為&ldo;白老&rdo;。不料這位&ldo;白老&rdo;終究不是那位&ldo;白老&rdo;,長大後反應蠢鈍,很讓人們失望。當時著名的詩人兼詞人溫庭筠對&ldo;白老&rdo;發話:你小子要真是白居易的後生,那不是成心讓&ldo;老白&rdo;難堪嗎?
蔡居厚的本意是說,李商隱當時名聲響亮。不過,活著的李商隱名氣再大,賞識的人再多,充其量也不過和溫庭筠齊名,人稱&ldo;溫李&rdo;。當時還因為他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裡排行16,故並稱為三十六體。至於&ldo;小李杜&rdo;的說法,出現得就比較晚了。等到《唐詩三百首》出爐的時候,他的排名已經上升到整個唐朝的第四名了,其中所收錄的詩歌數量僅僅少於杜甫、王維與李白。
晚唐以來,學習李商隱的人很多,清人葉燮說:&ldo;宋人七絕,大概學杜甫者什六七,學李商隱者什三四。&rdo;(《原詩》)《古今詩話》還記載說,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