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普宣王(第1/2 頁)
在羅恩的軍事改革後,普魯士擁有了常備軍四十萬,而在一月份的時候就擴軍到了六十萬,老實說這個軍隊十分的無敵,面對奧地利可以說是有十足的把握了,新兵也經歷過了軍事訓練,不出意外的話沒有問題。
普魯士的戰爭動員比想象中的還要順利,羅恩的改革取得了重要的成效,在東方,普魯士靠五六萬的陸軍就可以征服整個東瀛,而這會本土作戰,遍佈全國的鐵路網,周密完整的作戰方案,為了防止突發狀況,毛奇甚至做了三個方案用於預防突發情況。
可以說是把陸軍都刷成了王牌,然後帶著滿計劃條進攻了,這即使是馬奇諾都給你錘過去你信不信?
用於進攻的五個集團軍都配置了奧古斯特最信任的將領,他們的指揮能力十分的強大,打過好幾次戰役,每人還配備了兩個參謀人員,同樣都是一些老將軍,他們有著更好的戰術佈局,能夠更好的把戰爭進行下去。
如果雙方的實力做綜合對比的話,奧地利擁有更多的財力土地以及諸侯國的支援,但都十九世紀了,只有軍事實力才是硬拳頭,普魯士總共投入前線的兵力大約五十三萬,而奧地利的動員能力要差很多,磨蹭了很久才跟其他德意志邦國湊了四十萬的大軍。
實行普遍徵兵制的普軍在質量與士氣上都優於募兵制的奧地利,而且將心思用在結婚上的奧地利也依然還沒有意識到現代科技對戰爭的影響。
他們依然裝備著落後的前膛槍,鐵路網與工業實力都明顯弱於普魯士。
而奧地利本身還在動員,他們確實擁有八十萬大軍,這裡面有一半都是各個民族組成的雜牌軍,動員效率十分低下,各個部門還要踢一會皮球,動員效率這一塊就比普魯士低很多。
四月初,奧古斯特以普魯士攝政的名義親自在德意志邦聯會議上正式宣告,“普魯士要求所有德意志諸侯國解散議會,放棄一切政治權利以及國家特權,並且與普魯士簽訂合併條約。”
與此同時,奧古斯特也向漢諾威,薩克斯,黑森等所有德意志諸侯國發起了最後通牒,有些德意志諸侯國站到了奧地利一邊,有的普魯士諸侯國選擇中立,他們認為普魯士不會真的向他們進攻,他們信任奧古斯特的人品。
在大部分政客眼中,奧古斯特的形象都是非常不錯的,許多德意志邦聯國普遍認為,只要不去跟普魯士作對,那奧古斯特多半是不會去進攻他們的。
秉持著這種想法,中德的幾個德意志邦聯小國選擇了不站隊的中立,希望能夠在普奧兩個猛男之間尋得一條生路。
而事實上,奧古斯特確實是不打算立刻對他們動手的,此後的一個月內,奧古斯特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動靜。
中德的小國剛鬆了一口氣,突然一個噩耗傳來,普魯士的軍隊與奧地利軍隊在石勒蘇益格與荷爾施坦因地區發生了流血衝突。
……
比起積極籌備進攻的普魯士,奧地利的戰略就要保守許多,他們採取防守戰略,將目前能夠呼叫的軍隊拆成了北方集團軍與南方集團軍,北方集團軍約三十萬人,由貝內德克將軍率領,用於對抗普魯士,南方約十三萬人,用於對抗義大利。
普魯士的強援義大利則派出了十五萬的陸軍駐紮在威尼西亞邊境,等待普魯士一聲令下就發起猛攻。
而義大利國王維托里奧下令御駕親征,親自來到前線指揮作戰。
當奧古斯特得到訊息後,她只能說,老國王,兜著點,千萬別亂微操啊!
流血衝突發生後,普魯士首相緹娜對奧地利發起外交聲討,奧地利國王弗朗茨對此表示,“一定是普魯士的錯,反正不是奧地利的問題!”
這可把普魯士惹急了,緹娜連寫三份報紙,每一份報紙中字裡行間都是對奧地利國王與奧地利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