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事無鉅細,必能安然無恙(第1/4 頁)
成蟜翩然一笑,讓楊端和摸不著頭腦,看不明白成蟜是何用意。
“老將軍覺得自己還能做十年的先鋒,十年後打不過了,就到學院任教。”
“那不知老將軍想沒想過,十年之內,秦國需要多少個先鋒,老將軍一個人,又能夠衝突在幾片戰場上?”
“這十年內,老將軍若是培養出十個只有將軍一半實力的將領,那也是對秦軍的巨大提升。”
“老將軍是有大格局的人,該說的在下已經說的很明白,在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之間,在下相信將軍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在成蟜的屢屢勸說下,楊端和數次低下高傲的頭顱。
成蟜朝著不遠處的李信招手,後者拿著詔書走了過來。
他接過詔書,硬塞到楊端和的手裡。
“你們師徒三人聊,我還有事要忙。”成蟜把王轅也算在裡面。
若是楊端和鐵了心不做學院老師,成蟜也不能強迫他,讓人押著他去。
剩下的事情,就靠楊端和自己的想法了,等他慢慢想通,想明白。
李信是楊端和的弟子,王轅是王家後輩,楊端和架也打了,怒也發了,面對這兩人,也不會再做出不受控制的行為。
“師父,弟子欲承歡膝下,而不願見到你在戰場上屢屢陷入險境。”李信感情真摯。
他父母早亡,長輩裡面就只有楊端和這個師父。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楊端和抬起眼瞼,看到李信誠摯的神情,心中有所恍惚,面部表情也有所鬆動,用力的肌肉放鬆下來。
“公子真賊,還真讓他說對了,像楊端和這樣的人,性情剛烈,脾氣率直的人,往往都是刀子嘴豆腐心,煽情就是拿下他的最後殺手鐧。”
李信躬身等著楊端和做出決斷,心裡則是對成蟜的套路表示滿意的認可。
是套路,也是真心,李信沒有說謊。
“老師,我們什麼時候可以開始上課?”王轅在一旁助推道。
“以你的情況,應該不缺兵書,錘鍊武藝的話,想必王翦就沒有時間盯著你了。”
“這樣吧,你明日到李信家中,跟著他錘鍊武藝。”
楊端和拿出了幾分老師的姿態,卻依舊是嘴硬道:“莫叫我老師,我不過是看在與你父親的交情上,決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
冬去春來,嫩芽抽綠。
成蟜從王兄那裡得知,今年的冬天,又凍死不少百姓。
這讓成蟜有種有氣無力的感覺,他知道世界上有種叫棉花的禦寒物質,可又無法得到。
只希望,司馬尚活著回來,給他帶回一些驚喜。
至於棉花,就只能等到六國合一,才有力氣兵指印度地區。
多想無益,只要秦國一步一步地發展壯大下去,早晚有一天會實現所有的目標。
成蟜小呷一口杯中的熱水,把飄起來的熱氣吹散。
“有人凍死,是官府的錯,不是死人的錯,不是百姓的錯。”
“大秦官府,不僅應該在收取賦稅和招收徭役的時候,與百姓走在一起,哄著逼著他們出力。”
“更應該在百姓有需要的時候,及時出現,盡力解決問題,時刻關注著民生福祉。”
嬴政右手邊放的全都是關於百姓凍死的簡牘,繼承王位這麼多年,每年遇到這種事情,都會有臣子出去勸說,是上天示警,要求他端正言行,施以良政。
成蟜的說法,他還是頭一次聽到,比那些只會扯大旗的臣子強多了。
“有大臣說是寡人妄動刀兵,引起上蒼示警;你卻說是官府不作為,是那些官員的錯,這真是一個新穎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