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唯有嗩吶上雲霄,百鳥朝鳳!(第1/4 頁)
第99章唯有嗩吶上雲霄,百鳥朝鳳!
林軒:“有一種概念,在藍星這邊比較模糊,在地星有一個比較準確的詞,形容這種情況。”
“那就是,絕對音感。”
在場三個音樂家面面相覷。
寧柏明拍大腿:“這個詞是不是用來形容那些天生就可以分辨出音調的人的?”
林軒點頭:“應該說對了一半,準確的說,在地星經過科學研究,大家對這個絕對音感有一個共識。”
“有些人是天生擁有絕對音感,有些人則是經過了後天的訓練可以擁有絕對音感。”
“最強的人,可以同時聽出七個音同奏分辨出分別是哪七個音。”
藍星這邊,因為單節音樂內部,不會用跨度太大的音符,所以並沒有什麼音樂需要作曲家或者聽眾去分辨它用的到底是那些音。
如果音域跨度不超過兩個,十幾個音內部,太容易判斷了。
但是在地星不同,同一個小節音樂內部,可能橫跨三個以上的音域跨度,所以絕對音感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
“在地星,普通流行樂作曲家一般能分辨兩三個音同奏。”
“天生的絕對音感者,可以分辨出六七個音同奏。”
“天生絕對音感加上進入了作曲這一行的普通大師,可以在交響曲裡提取出主旋律,只聽一遍,就能復刻出超過十五分鐘以上的樂譜。”
“曾經地星的音樂家李斯特在聽過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的首演以後上臺,用鋼琴重新改編演奏了這部作品。”
“他不只是復刻,還把單獨主旋律放出來時,不協調的地方做了修正。”
“而譜寫交響曲的,無一不是超級大才,他們天生擁有絕對音感,後天又經過了很漫長的時間的訓練,他們可以在看到樂譜的時候,就聽到聲音。”
聽完後,指揮家作曲家戲劇家博伊爾點頭:“有些時候,我也有這種感覺。”
“我一直以為這是一種感覺,沒想到這是一種可以訓練的能力。”
因為藍星這邊的古典樂用不到這能力,所以被忽視了太正常了。
莫多夫點頭:“這種情況說的過去,不過腦子裡想出來的和真實的聲音始終是有偏差的。”
“貝多芬不是先天失聰,而是後天聾,對於音樂的聲音有深刻的記憶是原因之一。”林軒:“至於腦補的聲音和真實聲音不同……”
“那就要提到第二個原因了,骨傳導技術。”
“很多人聽不到聲音,並不是聽力神經破壞,而是耳部結構破壞。”
“但聲音不只是可以透過空氣傳播,事實上固體震動的音質,遠高於空氣震動傳播。”
“聲音可以透過人體的骨骼——顱骨、骨迷路、內耳淋巴液傳遞、螺旋器、聽神經、聽覺中樞,這樣一條路徑完成傳遞。”
“貝多芬把鋼琴的腿鋸掉之後,放在地板上,別人彈奏鋼琴,他趴在地面上,就能聽到鋼琴的聲音。”
此時,世界上很多的音樂家都在看直播。
有些音樂家是琴不離手的,起居室居住的地方就有鋼琴。
很多人嘗試著把腦袋放在鋼琴上,然後堵住耳朵,彈奏琴鍵。
這種聲音聽上去很奇怪,但是力量感很強!
很多人瞬間發現了貝多芬的音樂力量感如此強烈的原因。
因為貝多芬聽到的聲音,和普通人聽到的聲音不一樣!
貝多芬很輕易透過骨傳導技術,發現了音樂震動的力量感。
什麼樣的樂曲配合力量感最強,什麼樣的配合力量感最弱,貝多芬一清二楚。
命運在敲門的“噔噔蹬,蹬——!”就是力量感超強,甚至可以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