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第1/2 頁)
想將《海中的廢棄庭園》拍成電影,是本多導演個人的意願,所以他主動寫出劇本並提案獲準。該小說是描述海女的故事,並以「海邊的季節更迭很快」的臺詞開始。該書是以千葉白濱的捕魚海女和野島崎的燈塔為創作參考。雖然《哥吉拉》裡的要角不是海女而是潛水夫,不過由於伊勢志摩當地景色相當適合《哥吉拉》,因此被選為拍攝大戶島場景的現場。至於選擇鳥羽市石鏡作為外景地點,不用說就是本多導演和攝影團隊發揮了取景的地理知識。雖然在《哥吉拉》電影中,觀眾會以為看到的是小笠原群島周邊的大戶島風光,不過事實上都是伊勢志摩當地景色。
當然,這是每個電影外景都會有的情形。例如《海底兩萬哩》的海中場面,其實就是取自於加勒比海上的巴哈馬群島海景。雖然《海底兩萬哩》是發生在南太平洋,但因拍片需要而將加勒比海充作太平洋。其他還有詹姆斯&iddot;卡麥隆導演的《鐵達尼號》,以墨西哥來詮釋故事中的大西洋。
另外,三島由紀夫是少數稱讚《哥吉拉》這部海洋電影的文人。雖然三島是因為自己的作品《潮騷》(注31)也在同一時期由谷口千吉(注32)導演拍成電影,所以才會禮貌性的幫《哥吉拉》拉抬聲勢。
《潮騷》於十月二十日上映,比《哥吉拉》還早一步問世,由於那時谷口導演和印尼片商合作的電影已中止拍攝,所以當年穀口導演很有可能會轉為《哥吉拉》的導演。而拍攝過《藍色珍珠》的本多豬四郎,也有可能延續海女主題而成為《潮騷》(注33)的導演。若是當年兩邊的導演互相調換,就會產生出兩部截然不同的作品。至少,本多和圓谷搭檔創造的東寶怪獸電影這一大派別,搞不好還會因此更晚誕生,甚至根本不會出現。
谷口版的《潮騷》和《哥吉拉》是同一時期的作品,至於故事的舞臺歌島,則是取景自三重縣,位於伊勢灣口的神島。另外,「潮騷」一詞出自於萬葉集(注34)中,柿本人麻呂所創作的,歌頌神島的和歌之枕詞。負責《潮騷》指令碼的作家為中村真一郎,後來他也在因緣際會下成為《魔斯拉》的原作作者(注35)。
即使三島對《哥吉拉》讚不絕口,但他的反應如同親眼見證哥吉拉一般,本來純潔未受汙染的神島就像遭到了輻射雨等外在力量的影響。
被哥吉拉襲擊的東京,在《潮騷》的故事裡,是主角的弟弟久保宏拿了哥哥新治僅有的錢去畢業旅行後,跟朋友到電影院觀看西部片的城市。負責劇中音樂的黛敏郎除了使用類似好萊塢電影和法國音樂的聲音之外,畢業旅行中的接駁船在出港時還會搭配軍艦進行曲的旋律。而在同一艘接駁船上從東京某大學回鄉的,是燈塔塔長的女兒千代子。她之所以討厭鄉下無法融入,是因為她的母親曾在東京當老師的關係。和上述都會風的狀態相對比的,便是女主角宮田初江。
《潮騷》除了是海女之島的故事外,也是表達出世代交替的故事。因為電影除了幾乎完整呈現小說的敘述之外,故事的發生地點歌島,也正是外景拍攝地神島的舊名。至於感人肺腑的壓軸場面,則是以充滿驚濤駭浪的沖繩島為舞臺。由於神島丸綁在碼頭上的纜繩斷裂,主角奮不顧身跳入海中重新接上新纜繩的身影。該場面的特攝技術和使用大型泳池拍出暴風雨的《哥吉拉》有不同的魄力。當然,大家都知道特攝場面並不是怪獸電影的專利,畢竟這是每個電影都會使用到的攝影效果。最後,《潮騷》中的那一對情人在神島燈塔下,以有情人終成眷屬之姿邁向結局。
《哥吉拉》和《潮騷》雖然都是以平靜的海洋作為故事的開端,不過結局卻是截然不同。從某種層面上看來,兩部電影帶給觀眾的感覺會出現互補的效果。《潮騷》以海上的風景作為襯託,配上太陽照耀神島的畫面和燈塔射出的燈光,象徵著傳統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