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第1/2 頁)
裡賓特洛甫在對他的起訴進行辯護時說,希特勒親自做出了所有重要的決定,而他卻是希特勒的狂熱崇拜者和忠實的追隨者,他從來沒有懷疑希特勒一再提出的保障和平的主張,也從來沒有懷疑希特勒所解釋的導致進攻行動的原因的真實性。法庭並不認為這種說法是符合事實的。裡賓特洛甫參與了從佔領奧地利以至入侵蘇聯的所有進攻行動。雖然他個人與這些行動的關係更多是在外交方面,而不是在軍事方面,但是,他的外交活動是與戰爭緊
密相聯的,因此他不可能不瞭解希特勒行動的進攻性質。在對透過非法侵略而取得的德國控制區的管理方面,裡賓特洛甫支援犯罪計劃的執行,尤其是滅絕猶太人的計劃。此外,大量證據足以證明,裡賓特洛甫完全贊同民族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原則,而且還證明,他在犯破壞和平罪、戰爭罪和違反人道罪等方面,明顯與希特勒與其他被告進行了無保留的合作。裡賓特洛甫之所以心甘情願為希特勒效勞到底,是因為希特勒的計劃和政策與他本人的觀點相一致。
結論:法庭根據起訴書全部四條起訴理由判決裡賓特洛甫有罪,並被判處絞刑。
第三節職業外交家‐‐牛賴特
馮&iddot;牛賴特系按所有四條起訴理由被提出起訴,他是職業外交家。1930年至1932 年曾為德國駐英國大使。1932 年6 月2 日,巴本內閣曾任命他為外交部長,在施萊歇爾和希特勒的內閣中他仍留任此職。1938 年2 月4 日,他辭去外交部長職務,擔任德國不管部部長、秘密內閣會議主席和德國防委員會委員。1939 年3 月18 日,他被任命為德國駐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長官,在1941 年9 月27 日以前一直擔任此職。他曾獲黨衛隊副總指揮的虛銜。
牛賴特擔任外交部長時曾於1933年10月14日就退出裁軍會議和國際聯盟一事向希特勒提出過建議,也曾於1935 年3 月16 日透過有關義務兵役制的法律以及於1935 年5 月21 日透過德國秘密國防法對推行重整軍備提出過建議。1936 年3 月7 日希特勒作出重新佔領萊茵蘭的決定時,牛賴特也曾發表過關鍵性意見。他還預言說,這一行動不會遭到任何來自法國方面的報復措施。1936 年5 月18 日,他對美國駐法大使說:&ldo;在解決萊茵蘭之前&rdo;,不會採取任何外交行動,這是德國政府的政策。只要萊茵蘭的防禦工事一旦修築完畢,中歐的國家就會明白,法國不可能隨心所欲地進犯德國了,那麼所有這些國家在外交上將會徹底轉變態度,&ldo;就不會出現新的形勢&rdo;。1936年6 月18 日為締結海軍協定而進行的談判中,他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1937 年11 月5 日,馮&iddot;牛賴特參加了霍斯巴赫會議。他供稱,希特勒的發言使他大為震驚,乃至心臟病發作。不久後他即請求辭職。1938 年2 月4 日,在馮&iddot;弗裡奇和馮&iddot;布洛姆貝格被免了的同時,他的辭職獲準。儘管馮&iddot;牛賴特瞭解希特勒的侵略計劃,但他還是與納粹黨保持正式關係並擔任德國不管部部長、秘密內閣會議主席和德國國防委員會委員。在佔領奧地利期間,他又主管外交部。他曾向英國大使保證說,這一事件並不是由於德國的最後通牒引起的。他並通知捷克斯洛伐克公使,德國打算繼續維護與捷克斯洛代克簽定的仲裁條約。馮&iddot;牛賴特曾參加簽訂慕尼黑協定之前的最後階段的談判。但他卻申辯說,他參加這些談判,主要是為了盡最大努力使希特勒能透過和平方式解決這些問題。
在捷克斯洛伐克的罪惡活動:1939 年3 月18 日,馮&idd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