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第1/2 頁)
這也是蕭何勤儉的積德。
齊相曹參一聞蕭何病歿,即命舍人治裝。舍人問:&ldo;將何往?&rdo;曹參道:&ldo;我不日要入都為相了。&rdo;舍人不信,姑為治裝。不數日,果奉朝命,召曹參入都為相,幸已行裝早備,不致匆促,舍人方服曹參果有先見,驚嘆不休。曹參本是一員戰將,未嫻吏治。及出任齊相,乃召入齊儒百數十人,遍詢治國大道。準知言人人殊,無所適從。後又訪得膠西地方,有一位蓋公,望重山林,不事王侯,倒是飽學之士,特備厚禮,專人聘請。蓋公也聞曹參是位名將,既是降尊求賢,當然是想把齊國治得太平,居然應命而至。曹參見是一位鬚眉皓白的老者,更是敬其年高有德,殷勤相詢。蓋公答道:&ldo;老朽素治黃帝老子之學,應以他們二位的遺言為標準,治道毋煩,出以清靜。
大臣之心既定,民心自然隨之而定,如此,未有國之不治者。&ldo;
曹參甚為敬服,當下以師禮相待。自己避居側屋,正堂讓與蓋公居住,一切舉措,無不遵教施行。果然民心龕服,齊地大治。
曹參因得賢相之名。
曹參做了九年齊相,那天奉到召入都中為相的詔書,別了齊王,來至鹹陽,見過呂太后、惠帝之後,接印任事。當時朝中大小官吏,私相議論,都以為蕭何、曹參同是沛吏出身,後來曹參積有戰功,反而不及蕭何,防他定與蕭何有隙。舊令尹之政,必被新令尹翻案。誰知曹參視事已久,毫無更變,甚至揭出文告,索性書明凡是用人行政,概照前相舊有章程辦理。
有些自命有才的官吏,想去上上條陳,倘蒙相國採擇,便好露出頭角。不料曹參早知來意,並不拒絕。但是一見面後,即設宴入座,只命喝酒不使開言。後來那些人始知曹相國請他們吃酒,乃是借酒阻言,免談政事的意思,只得各將一團興致,付諸東流去了。那曹相國府中,上上下下,無不飲酒作樂。所有政事,只要照章辦理,毋作操心。
一日,曹參偶至花園之中,觀玩景緻,忽聞嬉笑聚飲之聲,送至耳中,便踱了過去。那班屬吏,一見相國到來,大家因在席地飲酒,自然有些惆促不安,慌忙站了起來,垂手侍立。曹參正色問他們道:&ldo;青天白日,諸君不辦公事,反在此地聚飲,未免荒疏職務!&rdo;大家同聲答道:&ldo;無事可辦,備此消磨長晝,還要相國原諒!&rdo;
曹參假意失驚道:&ldo;諸君只要不誤公事,飲酒取樂,我本不禁。但是何至無事可辦呢?&rdo;大家又答道:&ldo;相國視事以來,一切公務,悉由舊章,照例而行,皆無掣肘,因此故有暇晷。&rdo;曹參聽了,方始微笑道:&ldo;如此說來,諸君已知不必改弦易轍為便當了。朝臣尚在疑我,似乎未肯勵精圖治,不知振作。殊不知蕭相國早已斟酌盡善,何必多事!&rdo;說完,即令眾人仍自縱飲,自己也去加入,吃得盡歡而散。正是:前人已植成蔭樹,後世方多避暑常不知曹參悉照蕭何的計劃行事,究竟是好是歹,且聽下回分解。
第二十三回 塞外遞情書戲調盪後獄中憶舊事求救良朋
卻說曹參治齊九年,已有經驗。再加那位蓋公,也同入都,見了蕭何的治國章程,極為讚美,每謂曹參道:&ldo;蕭相國當時一入秦宮,百物不取,惟將人口戶籍,錢糧國稅等等簿據,盡攜而歸,後來悉心斟酌,應增應刪,成為治國的良規。相國照舊行事,必無貽誤也。&rdo;曹參本是奉蓋公如神明的,自然贊同。
誰知那班朝臣,反而怪他因循苟且,似乎偷懶,再加他縱令家巨人等飲酒取樂,很失大臣體統。於是就有人將曹參所行所為,密奏惠帝。惠帝本因母后專政,自己年幼,未便干涉,每每借酒消遣。及聞曹參也去學他,疑心曹參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