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第1/3 頁)
093a型的總體噪音水平大約在95-110分貝之間,總體戰力相當於美國國海軍668(i)&ldo;洛杉磯&rdo;級和俄羅斯海軍&ldo;阿庫拉&rdo;i型。
在中國海軍的093a型攻擊核潛艇其主要用途是消滅敵方各型潛艇,特別是敵方的彈道飛彈核潛艇,而摧毀敵方大型水面艦艇編隊、和打擊縱深陸上重要目標等任務則由093d型飛航式攻擊核潛艇來擔任。
093d型飛航式攻擊核潛艇與093a型攻擊型核潛艇從某些方面來看,根本就不能歸為同一級。與主要依靠魚雷為攻擊手段的093a型攻擊核潛艇相比,093d型飛航式攻擊核潛艇的主要攻擊手段則來源於其舷側以40°前傾角佈置18具巡航式飛彈發射筒。
毫無疑問,如果說093a型攻擊型核潛艇是中國海軍的&ldo;阿庫拉&rdo;的話,那麼093d型飛航式攻擊核潛艇則擔負著前蘇聯遠洋潛艇部隊中&ldo;奧斯卡&ldo;級飛航式攻擊核潛艇‐&ldo;航母終結者&rdo;的角色。
在全力建造093a型和多用途攻擊型核潛艇的同時,開工建造幾乎是全新一級飛航式攻擊核潛艇的093d型,這一決策在很長時間內在中國海軍界內是飽受爭議的。
畢竟在冷戰結束以來,以美國海軍的668(i)&ldo;洛杉磯&rdo;級為代表的多用途攻擊型核潛艇已經潛移默化的成為了各國海軍潛艇部隊發展的主流。繼續秉承&ldo;紅色海狼&rdo;‐前蘇聯核潛艇部隊的發展思路,很難不令人有重蹈覆轍的擔憂。
但在時任中國海軍司令巖風起中將的大力倡導和堅持下,2艘093d型飛航式核動力攻擊潛艇的建造還是被提上了日程。
正是由於中國海軍幾乎在同時開工兩型風格迥異卻又均以093級為名的攻擊核潛艇,導致海外對中國海軍093級核潛艇的報匯出現了空前的混亂。美國海軍報告、簡氏軍艦簽、香港、臺灣各執一詞。其實都只是盲人摸象而已。
&ldo;其實我們搞飛航潛艇的歷史一點也不遜於蘇聯老大哥。&rdo;站在093d型攻擊核潛艇&ldo;雪豹號&rdo;的艦橋上,柯雲怒上校看著眼前忙碌工作著水兵,不由得象起&ldo;雪豹號&rdo;下水前的那個夜晚。在刺骨的北風中,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軍工撫摩著&ldo;雪豹號&rdo;布滿消聲瓦的艇體自豪的說道。
從冷戰時期美蘇兩國飛航式攻擊潛艇發展的過程來看,雖然兩國均擁有強大的技術儲備,但其發展過程也是一波三折的。美國從1947年初就用&ldo;天獅星&rdo;i型、2型飛航式飛彈改裝常規潛艇。蘇聯也從1959年開始用л一5型飛彈改裝w級常規潛艇,成為644型(&ldo;雙筒&rdo;型)和665型(&ldo;長箱&rdo;型)。其美蘇對潛艇是否裝備飛航式飛彈有不同的結論。美國最後放棄了在潛艇上裝備翼展很大的飛航式飛彈,而蘇聯則一直大力加以發展,先是有了e一1級核動力飛航式飛彈潛艇,接著又有了j級飛航式飛彈常規潛艇,而到奧斯卡級達到發展的頂峰。
而中國海軍以33型(r級)常規動力潛艇為母體,在上層建築內左右舷各增設了三座箱式飛彈發射筒,增加了自動測風儀、方位水平儀和雷彈合用的射擊指揮系統,改裝了雷達。產生了中國第一艘發射飛航式飛彈的常規潛艇‐33ga型武漢級潛艇。
此後雖然中國海軍一直在致力於透過魚雷發射管和飛彈垂直發射艙段進行反艦飛彈的水下發射能力的研究,但是大型飛航式攻擊潛艇的研製工作也從未中斷過。
而093d型飛航式攻擊核潛艇的研製成功絕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