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第1/2 頁)
美國名門大戶的閨秀去國外旅行往往被歐洲貴族頭銜的魅力所迷柱。一八七四年,紐約的漂亮小姐珍妮&iddot;傑羅姆嫁給倫道夫&iddot;邱吉爾勳爵(他們的兒子就是溫斯頓&iddot;邱吉爾〕;尤利塞斯&iddot;格蘭特總統的孫女嫁給一位俄國親王米海爾&iddot;康塔庫曾;副總統利瓦伊,莫頓的女兒嫁給伐拉賽一薩崗公爵。一九○三年,在《麥考爾》雜誌上登載的一篇文章列舉了五十六個當時聯姻的例項,嫁到歐洲去的美國婦女的&ldo;陪嫁物一是美貌、二是美元&rdo;。一位愛揭短的歷史學家不無抱怨他說,五百宗這種攀龍附鳳的婚姻使得美國約有二億美元落進了工於心計的歐洲人的荷包。
但外出旅行的美國富人也帶回不少珍寶。十九世紀最後幾十年有幾位富裕的美國婦女很有雄心,把價值以百萬美元計的繪畫、雕塑運回了美國。芝加哥最大的富豪之一波特&iddot;帕爾默夫人(據說她本人以腰身最細而聞名)就是其中的一個。她的丈夫開馬歇爾&iddot;菲爾德百貨商店和帕爾默大旅社發了大財,她就利用那些錢購買藝術品。在巴黎為她作參謀的是有名的瑪麗&iddot;卡薩特女士,此人是賓夕法尼亞銀行世家的闊小姐,少年時期就隨家長遍遊歐洲大陸各地,一八七四年終於移居巴黎。她研究過古代繪畫大師的作品,並且成了法國名畫家德加的朋友和弟子,德加視她為當時偉大畫家之一。瑪麗&iddot;卡薩特對法國印象派作品不僅喜愛而且和這派畫家有個人交往,正是這個緣故使帕爾默夫人能夠大量增加其藏品數量,有一次卡薩特幫帕爾默夫人用五千美元買了四幅皮埃爾&iddot;奧古斯特&iddot;雷諾瓦的名畫。帕爾默夫人的藏畫在她死後歸芝加哥藝術館,使該館大為增色。另一位女珍藏家是伊莎貝拉&iddot;斯圖爾特&iddot;加德納夫人。她是紐約一個富裕進口商的女兒,而且是波士頓一位行為怪僻的社交界名人,她花了大量錢財購買歐洲名家的作品,從義大利的貝里尼到瑞典的左恩,各色俱全。當時一位以鑑別義大利繪畫而頗有名望的年輕人伯納德&iddot;貝倫森給她指點,使她蒐集到可觀的珍品,後來建立了芬威館,&ldo;並以此作為永遠給公眾教育與供公眾欣賞的博物館&rdo;。
銀行家j&iddot;p&iddot;摩根經常出國旅行,而且每次出國總要搜羅一批藝術品帶回美國,他勤於搜尋、精於挑選,紐約大部會藝術博物館成為他藏品的主要受惠者。他花二十萬美元買了義大利十六世紀著名雕塑家兼金飾匠切里尼制的一個杯子,又花四十八萬四千美元買了一幅義大利名畫家拉斐爾創作的祭壇背後的裝飾畫。與摩根的精選珍藏截然相反的是報業巨頭威廉&iddot;倫道夫&iddot;赫斯特的隨意收購,他浪費大量錢財收購各色各樣的雜品,其唯一的用處是闊綽地證明歐洲人關於美國富翁的偏見是對的(例如法國導演勒內&iddot;克菜爾的《魂魄西行》一片寫的就是這個主題)。
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美國人出國旅行就開始平民化了。據威廉&iddot;艾倫&iddot;懷特觀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ldo;任何去歐洲的商業旅行都是全市關注的事情。&rdo;但由於美國人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輪船普通艙位的裝置有所改善,美國人去國外旅行的人數也就日見增加。一九二九年出國旅行的美國人超過了五十萬。
下一次旅行人數的劇增是隨著飛機的興起而出現的,飛機使遠渡重洋的旅行在時間和費用上都大為減少,其程度甚至出乎原先想像之外。具有引人注目的催化作用的當然是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日查爾斯&iddot;林白駕機從紐約前往巴黎的單人飛行。他到達時受到了美國公民在國外所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