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第1/2 頁)
現在,既然幾乎人人的高速車輛都叮以開到任何地方,那麼原來的市中心就不再是從城市邊緣地區開來的車輛的自然目的地了。因為汽車不同於火車和有軌電車,它是一種愛駛到哪裡就可以駛到哪裡去的車輛,適合於各地都有居民點的時代。全國早期發展起來的大都市,如東部的波士頓、費城、紐約和巴爾的摩,西部的匹茲堡、聖路易斯、辛辛那提和芝加哥,都是在接近水路的地方自然而然地形成的,通常在市中心匯合的各條幹道,可以通往鄰近的各個重要城鎮。舉例而言,在殖民時期的威廉斯堡,&ldo;商人廣場&rdo;是通往裡奇蒙的公路和詹姆斯敦的公路匯合之處。那些有助於城市發展的運河和鐵路,也促使城市交通匯集到一點。有軌電車和其它公共運輸工具雖然會把人口疏散開,但全都是從老的城市沿襲下來的中心區向外修建的,因此也使得市中心繁榮起來。
在城市街道上浦瀝青以及修建市內公路、市間公路和州際公路,使得城鄉活動以前所未有的程度擴散並互相滲透。一九一六年威爾遜總統簽署了《聯邦公路資助法》,從而開始了聯邦出資修建公路的龐大計劃(第一個專案是二點五五英里長的從阿拉米達縣界到里奇蒙的公路)。修建這些公路名義上是為了加快郵遞,因為《聯邦公路資助法》是以憲法賦予國會修建&ldo;郵政公路&rdo;的權力為基礎的。真正的目的卻是建立全國公路網。一九二五年,農業部長批准了公路統一標號制度:東西向的公路用偶數,南北向的公路用奇數,橫貫北美大陸的公路以十的倍數編號。根據這一制度,原來大西洋沿岸的南北向郵路成為美國一號公路,太平洋沿岸的成為美國一百○一號公路,標誌牌也統一起來,牌子上半部是人們熟悉的盾形標記並寫明州名和公路的號碼。每個州又為本州的公路確定了自己的一套編號系統。
全國統一標號公路網的建立,標誌著美國主要交通工具的目的地四處擴散了。公路不再是通往某個重要地點或者某個特定地點的&ldo;通路&rdo;,而是駕車者可以駛往任何地方的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的一部分。人們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從各地來到單一的市中心的情況從此一去不復返了。
當飛機成為城市之間僅次於汽車的主要交通工具時,它使得城市進一步擴散了。過去,倫敦港、波士頓港、紐約港這些交通終點曾是城市生活的中心。可是現在,飛機場全都在遠郊區,同它所服務的城市之間的關係是模糊不清的。隨著空中交通的發展以及機場造價日益昂貴,越來越多的飛機場修在兩個城市之間‐‐諸如,諾福克和漢普頓,沃思堡和達拉斯,它們成為新的模糊不清的終點。飛機的不斷改進,從螺旋槳發展到噴氣式,再發展到大型噴氣式、超音速,促使大城市的飛機場離城市越來越遠,以至於旅客著陸&ldo;抵達&rdo;後,根本見不到目的地城市的蹤影。
由於城市界限模糊不清,城市管理方面也產生了許多模糊不清的問題。十九世紀時,一座城市的生活取決於運河或鐵路的興建(它得到聯邦和州政府的資助);到了二十世紀,一座城市的繁榮取決於聯邦和州政府對公路和機場建設的資助。每個聯邦單位‐‐中央的、州的、縣的、市的‐‐從一開始就期望其它所有單位能幫助它建立供水、排汙、消防以及警衛等日常生活設施。例如,在芝加哥周圍,有一些公園不在該市警察局管轄之下(它們是早期城市創業者的饋贈),而是從屬於縣;因此庫克縣的司法行政長官就成為該市主要執法官之一。在大城市的轄區內,只有訊息異常靈通的市民才知道他納稅或者交費的公共服務事業各歸哪一個政府部門負責。
在日常生活中佔據重要地位的公共運輸事業,情況往往最為混亂。例如,二十世紀中期,紐約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