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第1/2 頁)
1943年2月間,雙方關係開始緩和,八路軍主動伸出了友誼之手。當時於學忠部遭到日軍&ldo;掃蕩&rdo;,八路軍主動給予配合,允許於學忠的部隊退入八路軍的防地,於學忠因此對八路軍的態度轉好。羅榮桓因勢利導,派人與於學忠疏通關係,3月間,雙方互派代表聯絡,4月間,約定恢復電臺聯絡。
當然,於學忠同八路軍關係拉近的真正原因,主要還是他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這時在山東,如果想對付李仙洲,除了八路軍以外,於學忠已沒有第二支可以建立同盟的力量。靠他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有效對付李仙洲的,要使自己的隊伍能夠生存下去,就必須與八路軍建立同盟。
其實,八路軍伸出友誼之手,也在情理之中,兩方都希望在山東增加幫手而不是對手。
禮送於學忠離開山東
1943年4月下旬,李仙洲部劉春霖師由魯南繼續向天寶山區進犯,妄圖迅速東進,與於學忠會合,搶佔沂蒙山。6月間,李部的第二梯隊到達湖西,並向冀魯豫八路軍展開進攻。
由於於學忠與八路軍已心存一種默契,所以他沒有在行動上給予配合。相反他們兩派之間的矛盾卻越來越大。
6月間,蔣介石看到於學忠和李仙洲的矛盾越來越大,積怨越來越深,不但不能很好地合作下去,而且還有可能自家人打起來,於是便以調整全國抗戰態勢為名,將蘇魯戰區同蘇魯皖戰區合併為第十戰區,調於學忠出魯整訓,實際上也就是罷了於學忠&ldo;蘇魯戰區總司令&rdo;一職。同時,蔣介石要李仙洲入魯接替於學忠,升任李仙洲為第28集團軍總司令,兼蘇豫皖第一路挺進總指揮,又把於學忠原在山東所轄的地方武裝新36師(劉桂堂部,駐魯南)、暫12師(趙保原部,駐膠東)、保安2師(張步雲部,駐濱海北部)都撥給李仙洲,以擴大李仙洲的勢力。
於學忠十分清楚蔣介石的伎倆,但蔣這次耍了滑頭,於學忠沒有理由不按蔣的意見辦,只有認了。
羅榮桓得知於學忠部即將西去的訊息,便將原在東北軍工作過的一些幹部請來共同分析形勢,研究對策。羅榮桓說:
&ldo;國民黨不信任東北軍,所以要於、李換防。按常理,於應當等李來了再走,但是於學忠如果搞得漂亮一點,最好不等李來拍拍屁股就走,這對我們可就有利了。&rdo;
這當然是一個好主意。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於學忠先出去,而李仙洲後進來,國民黨在山東就會形成一段時間的力量真空,這對八路軍是非常有利的。
大家完全同意羅榮桓的估計,並且認為:如果我軍能把李仙洲頂住,再給於學忠提供便利條件,於學忠可能先期出魯。大家的意見基本一致,羅榮桓於是高興地說:
&ldo;好!如果於學忠真是這樣走,我們就禮送出境。至於對李仙洲,則堅決頂住,決不能讓他進來。&rdo;
於是,一個&ldo;頂李送於&rdo;的對策迅速形成。
7月4日,朱瑞、羅榮桓、黎玉、蕭華把當時山東八路軍所面臨的情況報告中共中央,並提出建議:
&ldo;對於(學忠)部西開不加鉗制,並在一定條件下給予便利。對李部東進、北上儘量遲滯其時間,並在自衛原則下,乘其伸入根據地立腳未穩之際,予以殲滅一部之打擊……對於部防區附近之地方部隊,爭取可能爭取者,殲滅某些最堅決反共部分,為求控制魯中山區及莒日諸間山區,並互相聯絡,以便繼續向外圍發展。&rdo;
7月15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復電山東分局並告北方局:
&ldo;一、同意你們對於學忠、李仙洲的方針。
二、對友好者堅決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