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第1/2 頁)
3、爭奪緩衝區,將陣地前推15公里
陣地防禦戰取得首戰勝利,增強了我們戰勝敵人的信心,敵我之間5~15公里緩衝區的形成,也給下一步防禦作戰的指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敵人經過與我多次較量,也在不斷地改變戰法,對白天攻下來的制高點,到了夜間不再堅守。這樣,夜月山、天德山、418高地等要點,白天敵人佔領後,就架設電話、鐵絲網,建立炮兵觀察所;夜間留下少量兵力監視和控制陣地,大部分撤到縱深有利陣地防禦。於是,敵我雙方指揮員在緩衝區問題上展開了鬥智鬥勇。當時,為了弄清敵情和地形,緩衝區正面20多公里範圍內我均跑遍了。區內有很多高程在300多到400多米的制高點,佔領這些制高點以後,鐵原、漣川皆在我視界和火力控制之下。進攻時居高臨下,可以作為出發陣地,攻擊鐵原、漣川兩個方向的敵人。堅守時利用有利地形,也可阻擊進攻之敵。對待是否攻佔緩衝區的問題,師裡當時有兩種不同意見,一種意見認為只要能守住現有陣地,不被敵人突破,就完成了任務,不必考慮攻佔緩衝區;另一種意見則以我為主,認為控制了緩衝區,就掌握了主動權,改變背水作戰的不利局面,而且可以增加我防禦陣地縱深,增強我防禦空間,還可以相機奪取敵人的陣地。在當時的條件下,我認為要實行積極防禦,就是要利用一切手段爭取主動,擠佔中間陣地。當然在我擠佔緩衝區後,敵人可能集中兵力火力反撲,若不能固守,就要付出重大代價。我經過認真思考,決定還是應該攻佔緩衝區。我就同師裡其他領導交換意見,統一認識後,立即召開團營幹部會議。我在會上分析了形勢,談了自己的看法,指出當前整個朝鮮戰場的形勢對中朝人民軍隊有利,停戰談判已於7月10日開始,但我師當面之敵還位於三八線以北地區。根據中央指示精神,要使敵人處於不利地位,實現停戰談判,還要靠打。邊談邊打,以打促談。我們前線部隊,當前最主要的任務是掌握主動權,積極主動地尋找戰機,控制並爭取完全佔領緩衝區,消滅敵人有生力量。我的意見得到了大多數幹部的贊同,決定奪佔緩衝區。具體做法是,首先在一線團開展&ldo;殲敵一個排、捉十個俘虜、擊落兩架敵機&rdo;的競賽活動。同時有計劃地組織小分隊深入緩衝區,利用夜暗以伏擊、反伏擊、襲擊等戰術手段,襲擾、疲憊、消耗和擠掉敵人,爭取儘快控制和佔領緩衝區。
7月13日,我抓住當面之敵美軍第二十五師、土耳其旅接替美騎一師、希臘營防務的有利時機,決定在緩衝區內組織一次捕俘伏擊戰。由師偵察營一連副連長張維憲帶領二排、三排擔負此項任務。張受命後與營、連指揮員一起,對設伏地區、插進去和撤出來的道路、抓到俘虜後帶回的辦法,以及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的處置等問題,都作了詳細分析和認真的研究、部署。14日,該連按計劃出發,利用夜暗潛到敵經常活動的3128高地和仙壁地區,秘密構築工事,戰士們邊挖土,邊偽裝。他們冒著酷暑、頂著淫雨,潛伏三晝夜,餓了就用雨水拌點炒麵充飢,炒麵吃完了就用水維持著。戰士們眼睛熬紅了,腳被水泡腫了,始終耐心地等待著,大小便都在工事裡解決。終於如願以償地等來了敵人。17日早8時左右,美二十五師一個步兵營,分兩路向3466高地運動,其尖兵連正向伏擊區前進。9時20分,該連進入了伏擊圈,待戰已久的副連長張維憲及時發出&ldo;開火&rdo;訊號,伏擊分隊所有火器同時開火,打得敵人驚慌失措,亂成一團。張維憲和排長於海原分別率領五班和七班趁機向敵發起衝擊,經15分鐘激戰,斃傷敵36人,俘敵2人,這是我師入朝以來第一次俘敵,繳獲無後坐力炮1門,輕機槍2挺、自動步槍若干,報話機一部,取得了在緩衝區內第一次伏擊戰的勝利。這一仗鼓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