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第1/2 頁)
實之在傳通院所在的高地再度沿著坡道南下,來到江戶川的河畔。那條坡道叫金剛寺坂,原來是因為坡道下方有一座金剛寺。金剛寺坂的坡底一帶完全沒有在初音町和柳町時所感受到的谷底感覺。
經過江戶川橋往南走,來到牛迂區後,河畔的一整排櫻花樹映入眼簾。東京導覽書上曾經介紹,江戶川的堤防是欣賞櫻花的名勝。
進入牛込後,都是平坦的道路,感覺是從高地走到高地。通往矢來下的路很寬,塵土很大,可能是路才修好不久。道路兩旁的房屋也很新,到處可以看到農田、剛整完的地和工地現場。不知道是不是正在進行引水道工程,很多工人把路面挖起,把土管埋進地下。
前方是上坡道,地面也很堅硬。接下來,來到吉松所說的江戶最高的高地,然後再走向南方的外護城河。外護城河的對岸就是昨天去過的九段和番町了。
上坡道的盡頭就是矢來下派出所前的三岔口路。&l;五千分之一圖&r;上,在這個三岔路旁寫著&ldo;三年坂&rdo;。實之沿著通往北方的下坡道往上走,來到坡道頂時,看到另一條通往西側的坡道。地圖上顯示這條坡道通往&ldo;東榆町&rdo;。
到底是指哪一條坡道?
實之決定去派出所打聽。他走向那棟很像鳥窩般的建築物,一名警員正坐在桌前寫東西。實之向他謊稱是做學校的功課,需要調查坡道名字的由來。
年輕警員用一口東北腔結結巴巴地回答說:
&ldo;前面那條坡道?喔,那裡好像叫地藏坂,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叫這個名字。&rdo;
地藏坂。實之重複著。
地藏菩薩是寺院祭拜的,果然和寺廟有關。
&ldo;可是地圖上寫著三年坂。&rdo;
&ldo;那是以前參謀總部的地圖吧?嗯,的確,路中央印著坡道的名字。但我聽說三年坂是榆町下面那條坡道,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叫這個名字,畢竟這一帶改變很大。&rdo;
&ldo;原來的三年坂現在叫什麼名字?&rdo;
&ldo;那個坡很普通,沒什麼名字,是通常就叫岔路的坡道。&rdo;
這時,一個年長警官從派出所裡面走出來,上下打量著實之。他和那個年輕警員不同,似乎要開口盤問實之的名字和身分,實之趕緊道了謝,匆匆離開。嗯,就是這裡嗎……?
據警員說,第三個三年坂就是通往西側榆町的下坡道。兩側都是住宅,也有許多空地堆放了建築材料。
實之觀察著寺院,走下三年坂。雖然渾身有一種不安的感覺,但沒有昨天在番町時那麼強烈,可能是因為整體是新開發地區的印象吸引了注意力。這裡比番町的三年坂坡道更陡,所以令實之對坡道下方有什麼,充滿期待。
然而,坡道一下子就走完了。實之忍不住感到失望,三個三年坂中,眼前這個坡道最沒有感覺。
附近有兩座寺院,分別是名為芳心寺的小寺院和名叫濟松寺的大寺院,並沒有其他的寺院。從地圖上來看,這一帶離郊區的早稻田很近,以前曾經是一片農田。難道以前這裡曾經有過三念寺嗎?這種半信半疑的想法在他心中揮之不去。
沿著派出所前筆直的那條路往東走,就來到神樂坂的上方,屬於通寺町、餚町一帶。這裡是牛,迂區的中心部,的確是高地。
這裡的高地和番町不同,有不少地方有微微的起伏,巷道也很窄,和有馬車通行的高階住宅區完全不同。沿路看到的都是帶著女備的年輕家庭主婦、學生和小孩子,感覺是屬於年輕小康家庭的住宅區。
神樂坂的坡道很陡,就連壯年的人力車夫在上坡時也喘著粗氣。走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