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第1/2 頁)
這是人類對自然的懺悔,這是生命對生命的顧惜,同時,它指出了人心才是所有&ldo;怨&rdo;的根源。有了這樣的懺悔和顧惜,人類的明天才有希望了。
胡全明的描寫呈現了鮮明的現實批判指向。他對人與自然關係的關注,對生命的尊重和了解,在《蛇怨》裡是最為動人也是最為尖銳的書寫,這樣的文字在中國當代文學的現實書寫中已經少見了,可以說,是對熱衷於描寫人類蠅營狗苟、拉拉扯扯、俗不可耐生活的反撥和超越。我有理由相信,胡全明的現實主義立場決定了他的書寫的重量。
2007年4月14日青島
第2節:出 世(1)
第一章 出 世
一條狀如蛟龍的山河,自斷谷縱身一躍,幾經摺疊,呼天喊地地在群山中迴旋奔流,而後匯集另一條河流,直奔遠處艷陽下的桐鎮和八百里浩渺的大湖。
這條日夜咆哮的山河一壁如斧劈刀削,山腰上灌木和藤蔓叢生,狹窄的崖腳下雜樹生花,另有幾塊形狀怪異的長石橫臥其中。激流中更是磐石無數,湍急的山水擊在石上,揚珠濺玉。河的另一邊,一片墨綠色的古樹蓊蓊鬱鬱,在一團團水霧中掙扎而上,筆立向天。
這時,向遠方一線綿延開去的山崖上,正有一個青年向這片絕壁走來。
這人面容黧黑、身材瘦高,年約二十,眉間隱隱含著一股陰沉的戾氣。他背著竹簍,肩挎一大捆散發著桐油味的長繩,拎藥簍,提藥鋤,不疾不徐地靠近崖壁。他的背簍裡盛著大半簍藥草,一株三七從簍內探出幾張嫩生生的葉片,在風中微微顫動。
採藥人將麻繩拴定在一棵虯枝橫生的古松上,帶著繩頭繼續朝崖壁走去。
採藥人拽長繩,雙腳蹬踏崖壁,一聳一聳地往下躍動。他抓著麻繩的那隻左手的小拇指彎曲得很厲害,如同斷指再接。有風化的山石在他腳下簌簌而動,三三兩兩地擊打著崖壁和灌木滾落。
青年踏實在一個布滿碎石的洞穴口,定定神,向裡窺探。那是一個長著一簇簇雜草荊棘的死穴。
忽然,有一股暗香隨風而來,採藥人站在洞穴口張目四顧,看到與自己平行的一處石窩裡,有兩三蓬形如蛇首的異花。那鵝黃色的花體襯在周邊黝黑的石壁上,顯得有幾分詭異和幾分淒楚。
採藥人用力一蹬,嗖地盪將過去,穩穩地落在石窩中。
那些花,朵朵有一脈長頸,頸上花苞呈長三角形,苞尖兩側微微凸起兩點,狀如眼珠,苞口那幾絲花蕊猶如須舌,在微風中顫顫悠悠地抖動著,長長短短地向前引伸開去。而那花葉又仿如一雙雙蟹爪,怒氣沖沖地向前抓撓著。這朵朵花苞,酷似一窩蓬蓬勃勃引頸向天的幼蛇,令採藥人暗暗稱奇。
他詫異這世上居然還有他不識的花草,小心翼翼連根摳出一蓬兩枝兩花的異花,抖落花根山泥,將花置於鼻下,一股幽幽的異香撲鼻,令他精神陡然一振。
採藥人抓出簍中大團藥草,將這株花草小心翼翼地置入藥簍中央,再將手裡的藥草覆蓋在異花之上,生怕一個不留心,將它顛出藥簍。
他扶正藥簍,正要離去,突然覺得心頭一凜。
那異花身後大團草樹糾結的凹壁處,似有一口若有若無的幽洞暗藏其間。他慢慢探手撥開雜樹亂草,果不其然,這是一個不見天日的巖洞,密佈蒼苔的洞壁,有不少地方似乎殘留著被硝煙燻染過的痕跡。採藥人心生疑惑,拖拽著繩結,想要看個究竟。
一條細如竹筷的赤色小蛇,映在一縷夕陽下,布滿鱗紋的身子閃爍著紅瑪瑙般的晶光。它微微地蠕動著,低低地昂揚起如蛐蟮的小頭,顫顫地抖著細小的信子,幽幽地斜視著自天而降的採藥人。
採藥人納悶這異蛇是如何來到這上不接天下不連地的峭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