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第1/2 頁)
但,真的絕對不會讓人混淆嗎?
進場觀影的觀眾在劇情發展至一半時,心裡突然沒來由的感覺到涼意。
此刻,他們已經知道,這個看似幸福的家庭曾經失蹤過一個孩子,那是個鋼琴天才,應該和現在存留的這個孩子是雙胞胎,兩個男孩子,哥哥會彈琴,弟弟一竅不通。
可後來哥哥失蹤了,三年後的現在,弟弟突然開始夢遊,莫名其妙的彈起了鋼琴。
母親的異狀讓人懷疑她在這裡面扮演的其實是個反面角色,畢竟她那麼年輕漂亮,看起來只是三十多歲,完全不像是一個當媽媽的人。
隨著劇情進展,果不其然,母親竟和少年學校那個刻板的教授有不正常的關係。
鄰居家的乖巧女孩跟蹤了留著鬍渣的警員,並且告訴他的一些訊息:哥哥從未離開過那棟別墅。當年那對父母報警聲稱孩子失蹤,母親還給出了說辭表示他在哪一天悄悄離家,之後再也沒回來過。
負責失蹤案的警員正是女孩跟蹤的這個人,他因為當年的案子,陷入困境,一直都心有疑惑。
女孩其實是哥哥三年前交往過的女朋友,她懷疑,哥哥其實不是失蹤,而是死了。
死去的地點,正是那棟別墅。
隨著母親和教授關係的揭開,一些證據逐漸呈現,她果然不是親生母親,而是父親後娶的繼母。
她成了嫌疑犯,被警員扣押。
審訊,辯駁,再審訊,再辯駁。案件進入僵局時,父親突然在別墅的院子裡,找到即將化為枯骨的哥哥。
他一直都在那裡,在母親最愛的那片月季花叢下。
那個裝著哥哥的袋子裡,還有一些證據和指紋。
當年,恐怕是哥哥發現了母親和教授的不正當關係,想要去告訴父親,卻被他們攔住。
教授交代了他做的事,他如何在這個迷宮般的大別墅裡找哥哥,如何一步步逼得他從樓上滾下去,他如何一不做二不休,下了最後的重手。
最真確鑿,母親和教授,一個都逃不掉。
觀眾以為這就是結局了,可他們很快發現事情沒這麼簡單,因為距離電影放映結束的時間,還有半個小時。
那半個小時的時間,給了少年和女孩。
女孩說要緬懷哥哥,帶著少年去了一片花海,她告訴他,她以前和哥哥曾經來過這裡。
然後她問他,你真的是弟弟嗎?
少年靜靜看著她,唇角淡淡溫暖的笑意一點點涼下來,他的眼神透出一種寂靜而詭異的黑沉色澤,那一刻的少年,半明半暗,令人毛骨悚然。
再之後,便是少年的回憶,且透露了整個故事的真相。
弟弟?
弟弟早就已經不在了。
即便他是這樣有才華,可整個家裡,學校裡,大家喜歡和專注的人永遠都是弟弟。身為雙生子,為什麼要被區別對待?
就連他交往的女朋友,也被他發現,私下居然和弟弟告白,表示真正喜歡的人不是哥哥,而是弟弟。
弟弟溫暖的像個太陽,哪怕他一點才華都沒有,可依然被那麼多人愛著。
發現繼母和教授關係的人的確是哥哥,可最終滾下樓梯的卻是弟弟。
他成了替罪羔羊,哥哥什麼沒有做,就悄無聲息解決了這輩子最痛恨的人。
並且在三年後的今天,當他聽到繼母對父親表示她懷孕的時候,有了一個新的靈感。
有罪的人,還是應該待在鐵窗的後面。
他裝作夢遊,裝作被哥哥的意識支配,引導者身邊的每個人,最終達成了目的。
恐怕連此刻身陷牢獄的繼母和教授,都不會知道,他們如何在不知不覺間變成了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