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第1/2 頁)
只是要找出那個授意之人並不簡單,為了將他引出來,梅將軍特意將先前捉到的那幾個傳播流言的人放了出來,要他們澄清之前散播的那兩件事,把事情的真相還原給大家。
那幾個人都是能說會道之人,且流連客棧茶館等人多的地方,既然他們一開始能把白的說成黑的,如今自然也能把黑的重新洗白。
在他們的努力之下,不出三天,京城中那些關於梅幼清的流言就變了風向。
且說第一件事,是方允諾和樂書郡主在湖邊作畫一事,哪裡是什麼才子佳人湖邊約會,分明是樂書郡主畫藝不精湛,非纏著方允諾教她作畫,而那方允諾,本是和梅家姐弟在湖邊遊玩的,且那日兵部侍郎之子韓雲西也在場,是那樂書郡主橫插一槓,惹人不快。
而那時方家找來去梅家說親的媒婆也站出來,說最開始方家確實瞧上了梅家的女兒,兩家剛起意,卻沒想到中途殺出個程咬金,那樂書郡主憑藉自己的和父母的身份欺負人,硬是將方允諾搶走了。
第一件事情澄清之後,關於第二件事情,方允諾拋棄梅幼清的流言就不攻自破了。什麼梅家姑娘醜若無鹽,身上有隱疾,什麼命裡犯硬剋夫克子,通通都是假的。那梅姑娘不僅美若天仙如玄女下凡,而且身體康健,吃素養生。至於在庵中久住並非是命硬,而是為了陪自己的母親禮佛。
且那雲照庵並非是普通的尼姑庵,庵中的師父們曾經進宮為太后祈福,太后的病情因此好轉。如此佛門聖地,梅姑娘能住在裡面受佛祖庇佑,是個十分有福氣的人。
梅曉晨自宮中陪太子殿下上完學堂回來,沒有直接回府,而是在京城中的幾個大酒樓和客棧中都轉了一圈,而後興沖沖地回到府中,對梅幼清說:「姐,現在大家都誇你人美心善還有孝心……」
梅幼清波瀾不驚道:「我不一直都是這樣的人嗎?」
第14章 014
關於梅幼清的流言逐漸澄清之後,百姓們對樂書郡主的評價就差了好多,她的驕縱任性和仗勢欺人在流言中被放大,比先前梅幼清所受的詆毀還要難聽十倍。
這樣的流言果然讓常寧長公主和樂書郡主坐不住了,很快派人出來找那幾個散播之人,而梅將軍便是在這時捉到了他們。
審問之後,其中有一人果然都是安平侯府的人,是常寧長公主派出來的,身上還有安平侯府的腰牌。
也怪常寧長公主大意了,竟這般輕易就叫梅將軍查了出來了。
而反之常寧長公主也查出了梅將軍叫那幾個人散播關於樂書郡主的事情。
原本梅將軍想著這畢竟只是晚輩之間的鬥氣引起的,不算太大的事情,並不想真的鬧到陛下面前去。可沒想到常寧長公主惡人先告狀,竟先一步進宮找了太后,說是梅幼清和樂書郡主搶方允諾,搶不過就暗中派人惡意中傷樂書。
常寧是太后的親生女兒,聽她這般描述,便真以為梅幼清和梅家惡意損害樂書和安平侯府的名聲,實屬大罪。
不過太后退居深宮多年,已經許久不管事了,後宮之事有皇后主管,朝堂之事有陛下打理,太后一把年紀了委實犯不上和小輩理論是非,於是便將這件事情交給了皇后,讓皇后好生懲罰梅幼清。而後又告知了皇帝,讓皇帝查一查梅將軍府的家風是否嚴謹。
太后難得開一次口,皇帝和皇后自然要嚴肅對待這件事情。
於是在一日退朝之後,皇帝將梅將軍和方太傅留了下來,甚至連韓雲西的父親韓侍郎也一併留了下來。而皇后那邊也派人去將軍府傳口諭,要梅幼清即刻進宮一趟。
薛姨娘不放心梅幼清一個人進宮,想陪她一起,但傳口諭的公公不許,說是皇后只召梅姑娘一個人進宮,旁人不必作陪。
梅幼清讓薛姨娘不必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