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第1/2 頁)
很快突破德軍防線,從此開創了陸軍機械化作戰的新時代。
從第一輛&ldo;遊民&rdo;1 型坦克到現在,世界上建造了十多萬輛坦克,雖然它們
的武器系統、電子裝備、裝甲防護等都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但履帶行走的方式
卻一直被沿用下來了。
坦克為什麼要採用履帶行走?
我們知道,坦克是一種野戰武器,在沒有道路、充滿溝壑彈坑、泥濘鬆軟的
原野上機動作戰,因此如何提高其越野效能是至關重要的。採用履帶行走,就象
給坦克鋪了一道無限延長的軌道一樣,使它能夠平穩、迅速、安全地透過各種復
雜路況。這條無限延長的軌道是怎麼鋪設的呢?它主要由履帶板、主動輪、誘導
輪、前負重輪、後負重輪等組成。坦克發動機工作時,驅動裝在車尾部兩側的主
動輪旋轉,從而撥動履帶板移動,在誘導輪的支撐下呈四邊形形狀進行轉動,坦
克自身重量經10個負重輪傳給履帶,履帶運動時與地面產生摩擦力,在地面的反
作用下坦克向前駛進。
▲英國&ldo;挑戰者&rdo;主戰坦克採用履帶行走的主要優點就是擴大了坦克的接地
面積,因此對地面的壓強比汽車輪子小1 倍多,由於接地面積大,所以增大了坦
克在鬆軟、泥濘路面上的透過能力,降低了下陷量。由於履帶板上有花紋並能安
裝履刺,所以在雨、雪、冰或上坡等路面上能牢牢地抓住地面,不會滑轉。由於
履帶接地長度達4 ~6 米,誘導輪中心位置較高,所以透過壕溝、垂壁的能力較
強,一般坦克的越壕寬度可達2 ~3 米,可透過1 米高的垂直牆。履帶還有一個
特殊功能,在過河時,採取潛渡,在河底行走;若是浮渡履帶可以象螺旋槳一樣
產生推進力,驅使車輛前進。
主戰坦克為什麼不裝備反坦克飛彈?
自70年代以來,海、陸、空各種作戰平臺發生的一項最大變化就是日益飛彈
化。過去以航炮為主要武器的戰鬥機,用起了空空飛彈;一向以艦炮為主攻兵器
的水面艦艇也配裝了防空、反艦和反潛飛彈:唯獨主戰坦克仍舊習不改,至今還
以坦克炮為主攻兵器,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早在60年代人們就認識到這個問題,並展開過激烈地爭論。有人認為:
105 毫米炮原地對固定目標射擊時,破甲彈和脫殼穿甲彈的首發命中率,在1000
米距離上為70~80%,在1500米距離上下降為30~50%,在2000米距離上則只有
10~28%,也就是說,距離越遠命中精度越低。與此相反,
----------------------- 頁面53-----------------------
反坦克飛彈的命中率在500 ~700 米時,為70~80%,而隨著目標距離的逐
步擴大,能提高到90%以上。由此看來,顯然飛彈優於火炮,為此,法國等甚至
還專門研製了裝在坦克上的飛彈及其發射裝置,但後來卻紛紛下馬和停產了。這
是為什麼呢?
原來在現代微電子技術的推動下,火炮精度實際上也進行了一次革命,命中
精度大大提高,2000米原地對固定目標射擊時的命中機率由原來的10~28%提高
到80%,1500米行進間打活魂目標的命中機率也提高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