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第1/2 頁)
當然,奴隸和黑人自由民都是沒有公民權的,也不能參加政治社團,如各種城鎮會議,所以就更感到與世隔絕。同樣,奴隸顯然也不會感到自己與社會命運相關,因為只有擁有財產、參加經濟競爭、與人合股開辦企業的人才會有這種感情。
總之,奴隸不是任何社會的一分子。甚至他同自己勞動的種植園或自己所尊敬的主人之間的關係也可以不徵求他的同意而結束,主人可以擅自決定奴隸新的勞動地點。贊成奴隸制的許多經濟上的理由之一是:勞動力可以由僱主隨意調遷。許許多多不依奴隸意志而轉移的或者奴隸根本毫無所知的事情‐‐奴隸主宣告破產,接遺囑清償房地產,菸草、大米、棉花等農產品價格的變動,甚至白人主人一時高興或動怒,都可以迫使奴隸離開自己的家鄉、家庭和朋友,到一個並非自己選擇的地方去。
那麼,黑人在什麼地方才能感到自己是生活在自己的社會之中呢?他的處境同兩個世紀以前到美國來定居的清教徒移民頗有一些共同之處,甚至威廉&iddot;佈雷德福關於早期移民是出於宗教原因而遷來美國的解釋也或多或少適用於黑人。&ldo;事實上,他們永遠也不可能登上毗斯迦山,從這荒涼的原野看到美好的前景,產生希望,因此,他們除了乞求蒼天之外,四顧茫茫,從外界任何事物中都得不到安慰,也得不到滿足。&rdo;所以,黑人力圖擺脫其孤立處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們無需從非洲後裔身上尋找一些牽強附會的表面論點來說明黑人篤信宗教的原因。
宗教感情的加深可以略微減輕一些奴隸制帶來的痛苦,這種感情是出自個人內心的,十分天真、熾烈,不為習慣勢力和人為的問題所動搖。在黑人身上,清教徒所指的&ldo;公開的&rdo;和&ldo;隱蔽的&rdo;教會之間的區別消失了,這在過去和今後都是罕見的。美國黑人的宗教體驗是與眾不同的,由於他們深深感到惶恐、孤獨、無能為力,他們只能祈求上帝保佑,以求減輕他們的痛苦,這種在黑暗中探索的感情迄今在黑人靈歌中仍有表露:
天堂有我母,
光輝蓋太陽;
天堂有我父,
光輝蓋太陽;
天堂有我姐,
光輝蓋太陽。
我輩上天堂,
光輝也將蓋太陽,
遠遠勝過小月亮。
由於黑人個人的需要,和他們缺乏傾訴感情的其它途徑,於是便產生了與他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形形色色自成一體的黑人教會。且看下面這首黑人靈歌:
我將參加那大團體,
我將參加那大團體,
它將點燃我小小的靈魂。
這一類教會最初正是在奴隸制的種種限制下產生並形成其獨一無二的特點的。南方白人改變態度,讓黑人加入基督教,這其問充滿了擔憂與希望、個人經濟利益與傳教和人道主義熱情之間的矛盾。自古以來的傳統是:不能把基督教徒列為奴隸,因此過去人們一直不願讓印第安人和黑人改信基督教。到十七世紀末法律有了明文規定,即使皈依基督教也不能使奴隸得到解放。至此情況才有所轉變。在殖民時期後期,斷斷續續地總有人企圖讓黑人改信基督教,這些活動大多是在以倫敦為基地的傳教團體的倡導下進行的:有英國國教的牧師,有&ldo;在國外傳播福音協會&rdo;的使者,還有熱心的浸札會教徒和衛理公會教徒。甚至在第二次&ldo;偉大的覺醒&rdo;時期宗教信仰復興運動作出努力後,也只有較少的幾個黑人成為正式的基督教教會成員。但是,當東維吉尼亞等地的黑人人口超過白人人口之後,白人認真考慮的首要問題便是基督教宗教活動是否會影響黑人對白人的順從。基督教能否說服黑人相信上帝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