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第1/2 頁)
馬鈞的另一突出成就是製成了久已失傳的指南車。指南車又名司南車,是古代帝王出行時的先驅車,車上站一木人,伸展手臂指向南方,不管車子怎樣轉動,手臂總是指向南方,因此利用此車可以指示方向。這是古代勞動人民的一項發明創造,最晚在西漢時就已經出現,東漢時著名科學家張衡曾經再次製造指南車,不幸的是,到三國時期指南車再次失傳,許多人已不知道指南車的結構和原理。魏明帝青龍年間(公元233一236年),馬鈞曾在京城擔任小官職。有一天,馬鈞和一部分官員在朝房裡辯論時談到了指南車,他們為此發生了爭論。當時在場的散騎堂侍高堂隆和驍騎將軍秦朗認為:古書上關於指南車的記載是虛構的,不能信以為真,古代並沒有製造過什麼指南車。馬鈞則堅信古代有指南車,不同意他們的看法,他說道:&ot;古代很有可能製造過指南車,只是我們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而已;其實製造指南車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麼難,只要肯下功夫,認真鑽研,是可以造出來的。&ot;他這一番話遭到了高堂隆和秦朗的譏笑,他們諷刺道:&ot;先生名鈞,字德衡,鈞是器物的模型,衡是用來定物輕重的;可你說話連輕重都不分,難道可以作為模型嗎?&ot;(古代製陶器所用的轉輪叫陶鈞)馬鈞反駁道;&ot;空口爭論有什麼用!莫如試製一下,自然就可以分清誰對誰錯&ot;,高堂隆和秦朗同意了馬鈞的要求,並把這件事報告了當時的魏明帝,魏明帝就命令馬鈞進行試製以明是非。馬鈞仔細研究了古書的簡略記載,經過刻苦鑽研,提出了初步設想,然後在許多工匠幫助下,進行了反覆試驗,在不太長的時間內終於製成了指南車。高堂隆和秦朗在事實面前啞口無言,只好認輸。馬鈞以自己的實際成果結束了人們的爭論,贏得了眾人信服,自此以後,全國都佩服他的才能和技巧。
在馬鈞之後,又有很多人製造過指南車,如南北朝時的大科學家祖沖之曾將一輛只有外殼的指南車予以修補,增添了內部結構。但歷代史書關於指南車的記載都相當簡略,缺乏具體的機械結構和原理,使後人難以進行仿製。指南車失傳後,後人的製造等於再度發明。宋朝時,著名儀器專家燕肅於公元1027年,吳德仁於公元11o7年又先後重新製造了指南車。《宋史》對他們的製造方法和指南車的內部結構作了比較詳細、明確的記載,根據此書人們知道了歷代指南車的大致結構。解放後,中國歷史博物館根據歷史文獻複製了指南車的模型,陳列在中國通史展覽廳,在參觀歷史博物館時就可以看到。根據文獻記載和今人的研究,指南車的結構和原理大致如下:指南車有兩個直徑為6尺的輪子,兩輪之間的間距也是6尺,每一車輪的內側都有一個帶24個齒的小齒輪;車中有一個帶48個齒的大平輪,輪中堅一立軸,軸上有一本人;在大平輪和車輪邊的小齒輪的上端有一小平輪,小平輪由一根繩索透過滑輪和車轅的後端相連。當車直行時,車轅的前端和後端方向沒有變化,兩邊的小平輪懸在大平輪和小齒輪的上端,大平輪不轉動,豎軸上面的小木人手指正南方不變。當車向左轉彎時,車轅前端向左,後端則向右偏,這樣系在車轅後端的繩索就會左緊而右松,右邊的小平輪就在鐵墜子的重力作用下沉,嵌人車上的大平輪和輪內側的小齒輪中間,與二者的齒輪互相咬合;如果轉子向左轉了90度,車子的右輪就會向左轉90度,同時向前轉動半周,輪側的小齒輪則向前轉動12齒(半周),小齒輪帶動小平輪相應向左轉12齒,小平輪則帶動大平輪向右(相反方向)同樣轉動12齒,轉動的角度恰好為90度,大平輪豎軸上的木人同樣向右轉動90度,抵消車子的左轉,使木人始終保持指向南方,指南車設計的關鍵是大平輪和小平輪的自動離合。這種巧妙的設計代表了我國古代機械設計和製造的高超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