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5頁(第1/3 頁)
七十年代初,隨著魚鷹二代反潛巡邏機的閃亮登場,中華帝國海軍的反潛力量極具飆升,一直沾沾自喜的德聯海軍核潛艇部隊頓時陷入了巨大的危機當中。被中華帝國海軍在全球範圍內持續性的監視著,幾乎無所遁形。一度令德聯海軍的核潛艇被禁止進行戰略巡航任務,甚至被禁止出港。(未完待續。)
第二卷經營北洋第722章日本飛彈危機
()兩艘德聯海軍核潛艇環球航行最後一站選擇的卻是rì本。當這兩艘德軍核潛艇抵達東京灣時,令中華帝國大為震驚。
儘管中華帝國海軍大力強化了反潛力量建設,除了魚鷹y2反潛巡邏機進入戰備值班外,多艘直升機航母也陸續換裝了搭載同樣反潛裝置的z6反潛直升機。來自中華帝國空中的反潛力量持續增強,令德軍的潛艇幾乎無處遁形,但這並沒有打破中德之間的核均勢,反而比德聯進一步出手反制。
德聯海軍兩艘核潛艇訪問rì本之後,希特勒派出他的得力助手馮特萊斯科夫訪問rì本,為希特勒正式訪問rì本做鋪墊。
事實上,德國同rì本的接觸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早在二戰中期,希特勒就開始跟東rì本、西rì本和北rì本三國進行接觸了。當時德國的戰略是計劃牽制中華帝國,意圖扶植三個rì本國家在太平洋上牽制中華帝國,儘可能的拖延中華帝國參戰的時間。
但當時的德國因為忙於戰爭,對三個rì本國家的支援力度不夠,以至於沒能完成牽制中華帝國的戰略任務。
二戰結束,德國免於一死,但希特勒的野心不變。他積極籌備第三次世界大戰,因此rì本依舊是他的戰略重點。
隨著中華帝國大力強化飛彈防禦系統和空中反潛力量的建設,德聯的洲際彈道飛彈對中華帝國的威懾力不斷下降,德聯的核潛艇幾乎不敢出港,二次核反擊力量也大幅度被削弱。
形勢對德聯越來越不利。希特勒不得不採取更加極端的方式來平衡中德之間的微妙核均勢。
太平洋上的rì本列島戰爭令希特勒看到了新的機會。
光華四十六年三月五rì,東rì本、西rì本和北rì本避開中華帝國的幹預。在江戶召開rì本統一秘密會議。會議上,東條英機提出結束rì本三國混戰局面。統一rì本,恢復rì本帝國昔rì風采的各項計劃,得到了三國代表的一致同意。
中華帝國對rì本的戰略一直是維持現狀,即讓rì本處於三國割據狀態混戰。如今rì本三國政府計劃統一,這是中華帝國最不樂意看到的結果。
外交施壓已經無濟於事,三國政府已經決定於五月一rì成立聯合政府,恢復rì本帝國國號。因此中華帝國內閣和國防部立即召開連續會議,最終決定出兵幹預rì本統一。
中華帝國在rì本一直保留有一定的軍事力量,其中陸軍兵力不多。只有在佐世保基地的一個海軍陸戰旅。海軍則是太平洋艦隊第七巡洋艦分艦隊駐紮在佐世保,只有十幾艘巡洋艦、驅逐艦和潛艇。
中華帝國在對rì策略當中,一直奉行以rì制rì的戰術。中華帝隊直接參與作戰行動的次數很少,都是用rì本僕從軍對反抗中華帝國的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