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1/5 頁)
⒏�燉鄭�蛭��腔姑揮斜弧�拿骰��! �
盧梭提出‘人類應該回歸自然’的口號,因為自然是好的,所以人如果能處於‘自然’的狀態就是好的,可惜他們卻往往受到文明的敗壞。盧梭並且相信大人應該讓小孩子儘量停留在他們天真無邪的‘自然’狀態裡。所以我們可以說體認童年的價值的觀念從啟蒙時代開始。在此之前,人們都認為童年只不過是為成年人的生活做準備而已。可是我們都是人,兒童跟大人一樣,也是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人。”
“可不是嘛!”
“他們也認為宗教必須加以自然化。”
“怎麼說呢?”
“他們的意思是,宗教也必須與‘自然’的理性和諧共存。當時有許多人為建立所謂的‘自然宗教’而奮鬥。這就是我們要談的第六點。當時有很多唯物論者不相信上帝,自稱為無神論者。但大多數啟蒙時期的哲學家認為否認上帝存在是不合乎理性的,因為這個世界太有條理了,因此不可能沒有上帝的存在。牛頓就持這樣看法。同樣的,這些啟蒙時期的哲學家也認為相信靈魂不朽是合理的。他們和笛卡爾一樣,認為人是否有一個不朽的靈魂不是信仰問題,而是理性的問題。”
“我覺得這種說法很奇怪。在我認為,這個問題的關鍵正在於你相不相信,而不在於你知不知道。”
“這是因為你沒有生在十八世紀的緣故。據啟蒙時期哲學家的看法,宗教上所有不合理的教條或教義都有必要去除。因為耶穌的教誨本來是很簡單的,這些不合理的教條或教義都是在後來教會傳教的過程才新增上去的。”
“原來如此。”
“所以後來有許多人宣稱他們相信所謂的‘自然神論’。”
“那是一種什麼樣的理論?”
“所謂‘自然神論’是指相信上帝在萬古之前創造了世界,但從此以後就沒有再現身。上帝成了一個‘至高的存在’,只透過大自然與自然法則向人類顯現,絕不會透過任何‘超自然’妁方式現身。我們在亞理斯多德的著作中也可以發現類似這種‘哲學上帝’的說法。對他而言,上帝乃是‘目的因’或‘最初的推動者’。”
“我們只剩下人權這一點還沒講了。”
“但這也許是最重要的一點。大致上來說,法國啟蒙時期的哲學家要比英國哲學家更注重實踐。”
“你是說他們比較依照自己的哲學生活?”
“沒錯,法國啟蒙時期的哲學家對於一般人在社會的地位並不滿意。他們積極爭取所謂的‘自然權利’,並首先發起一項反對言論管制、爭取新聞自由的運動。此外他們認為個人在宗教、道德與政治方面的思想與言論自由也有待爭取。他們同時也積極提倡廢除奴隸制度並以更合乎人性的方式對待罪犯。”
“他們大多數的觀點我都贊同。”
“一七八九年,法國國民議會透過‘人權與民權宣言’,確立了‘個人權利不可侵犯’的原則。挪威在一八一四年制定的憲法正是以這份宣言為基礎。”
“可是目前世界上仍然有很多人享受不到這些權利呀!”
“是的,這很不幸的。不過啟蒙時期的哲學家希望能夠確立每個人生來就有的一些權利,這就是他們所謂‘自然權利’的意思。到現在我們仍然使用‘自然權利’的字眼來指一種可能會與國家法律發生衝突的權利。此外,也時常有人——甚至整個國家——在反抗專制、奴役和壓迫時打著‘自然權利’的口號。”
“那婦女的權利呢?”
“一七八七年的法國革命確立了所有‘公民’都能享有的一些權利。但問題在於當時所謂‘公民’幾乎都是指男人。儘管如此,女權運動還是在法國革命中萌芽了。”
“也該是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