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第1/2 頁)
「嗯。」漢帝劉宏默然片刻後,模稜兩可的點了點頭,突然笑道:「那不知是何人發覺?」
「是臣之劣徒,陛下可還記得三年前有人揭發太平道之事?」蔡邕躬身道。
「記得。」劉宏笑道:「就是那位兩年便令馬城大治,更攪動塞外風雲的葉昭葉修明?」
「陛下還記得?」蔡邕詫異的看向劉宏。
「當然記得,伯喈公或許不知,如今塞外鮮卑、烏桓已成割據之勢,鮮卑魁頭、軻比能以及烏桓掘禿在彈汗山外呈三足鼎立之勢,再加上遠在遼東的丘力居,相互征伐不斷,今年這塞外可是熱鬧的緊呢,全賴伯喈公這位高徒一手促成,你這位徒弟可是相當能惹事,如今邊塞之地雖然大戰沒有,但因為他離開,小戰反而更多了起來。」劉宏嘆道:「不過以長遠來看,未來十年乃至三十年內,我大漢邊疆將會日趨安穩,塞外諸胡經過此番混戰,怕是要元氣大傷吶!」
蔡邕聽得愣神,他雖然知道葉昭在北地搞了不少事,但怎麼也沒想到會做的這麼大,如此看來,自己還是小看了自己的這位弟子了。
「我倒覺得此人不像是伯喈公弟子吶,這行事作風,可是沒有半點儒家弟子的風範,反而崢嶸盡顯。」劉宏笑著打趣道。
蔡邕聞言苦笑道:「陛下有所不知,我這弟子自幼便對儒家之言興致缺缺,反倒是對法家、兵家等學派興趣頗深,臣在來此之前,便曾勸他收斂些鋒芒,免得糟了人算計,落個不得好死。」
不得好死在這個時代並非罵人之言,而是說此人不會善終,非正常死亡都可以說是不得好死。
「我看未必。」劉宏笑道:「若朝堂上都是如伯喈公這般想法之人,還有誰會為這大漢江山做事?」
「陛下所言甚是。」蔡邕聞言只得苦笑:「那陛下是準備用他?」
「用,既然有如此人才,又是伯喈公愛徒,也算朕的半個師弟,自然要用。」劉宏笑道:「不過畢竟年輕,才弱冠之齡,將他抬得太高,反而不美,如今既然當了睢陽令,那就讓他在睢陽好好磨礪磨礪,朕也想看看這位師弟在這中原是否也能夠如在北疆一般耀眼,需知這中原跟北疆之局勢,可是大有不同吶!」
蔡邕乃當世大儒,劉宏也曾受過蔡邕教導,因此按照這層關係來算,葉昭還真能夠跟劉宏攀上些關係。
「那這太平教之事……」蔡邕現在對葉昭之事不太關心,自己這位弟子如今的地位已經足夠高了,就如劉宏所說的那般,再高的官爵,對他來說,未必是好事,他現在更關心太平教之禍,這可是殃及大漢根基的。
「此事朕已經知曉,此事關係頗大,朕希望伯喈公不要再插手此事,箇中緣由,日後自有分曉。」劉宏認真的看向蔡邕,肅容道。
蔡邕雖然性情剛直,但也不是初出茅廬的愣頭青,劉宏如此一說,便已經猜到一些東西,驚駭的看了劉宏一眼,連忙躬身道:「陛下,此事關乎社稷根本……」
「蔡公!」劉宏神色中,已經帶上了些許嚴厲之色。
「喏……」蔡邕心中發苦,他覺得劉宏這是在玩兒火。
「伯喈公一路舟車勞頓,先在洛陽歇息一些時日吧。」看著蔡邕疲倦的神色,劉宏心中一軟,嘆息一聲道:「這朝堂之事,伯喈公暫時莫要去管,朕聽說那衛家與伯喈公之女婚期將近?」
「的確如此。」蔡邕點頭道。
「也不急在一時,伯喈公這次既然來了洛陽,朕希望你能在洛陽待上一段時間,朕之皇子協正好缺一位啟蒙老師,朕希望伯喈公能夠教導他一些時日,為他啟蒙。」劉宏溫言道:「不知伯喈公意下如何?」
「臣領命。」蔡邕點點頭,他也正有此意,太平教之事,讓他有些放心不下,留在洛陽,也好時時看著形勢,自己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