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第1/2 頁)
我的意圖是,八天之內,所有各軍都應在克羅納赫以遠集結。我估計從班貝格邊界的集結地到柏林大約有十天的行程。……我想知道薩勒河和埃爾斯特河在格拉的情況。……易北河在維滕貝格處的渡口情況又怎樣?德勒斯登、託爾高和馬格德堡等鎮的設防情況如何?將在慕尼黑和德勒斯登所能弄到的最好的地圖都收集起來。派情報官去德勒斯登和柏林弄清普軍此次調動和集結的真實意圖。你在蒐集情報時務必非常慎重,因為我尚無意與柏林為敵;我之所以要這方面的詳細情報,主要是以防不測。我以為馬格德堡是班貝格與柏林之間的唯一要塞。
不出一週,他就瞭解到普軍意在一戰,他在9月19日寫信給貝爾蒂埃說:
普軍的行動依然十分奇怪。是得教訓教訓他們。明天我就把我的馬先送走。近日內即命近衛軍出發。如果情報證實普軍的確發瘋了,我將直接前往維爾茨堡或班貝格。
他命令其御廄總管科蘭古將其八匹馬和所有的望遠鏡都先送走,但對外卻揚言他不過是去貢比涅打獵而已。
9月19日,拿破崙命大軍團在10月的第一週內完成初步集結,其序列如下:
第一軍,貝爾納多特,二萬五千人,班貝格;
第三軍,達武,三萬三千人,班貝格;
第四軍,蘇爾特,三萬五千人,安貝格;
第五軍,拉納,二萬三千人,柯尼學芬;
第六軍,內伊,二萬一千人,安斯巴赫;
第七軍,奧熱羅,一萬六千人,法蘭克福;
第八軍,莫蒂埃,一萬五千人,美因茨;
騎兵軍,繆拉,二萬人,維爾茨堡;
近衛軍,勒費弗爾、貝西埃爾,一萬二千人,美因茨;
巴伐利亞軍,符雷德,八千人,紐倫堡;
共計:二十萬八千人。
拿破崙以往還從未集結過如此巨大的兵力。此外,其弟荷蘭國王路易還有一個約一萬五千人的荷蘭援軍據守著韋瑟爾的萊茵渡口。皇帝的大本營設在班貝格。其交通線為斯特拉斯堡-曼海姆-美因茨-維爾茨堡-班貝格,而前進補給基地則設在福希海姆和維爾茨堡。整個戰略集中由繆拉掩護,他的六個騎兵師部署在克羅納赫-科堡-柯尼學芬一線,正對著圖林根山林的各個出口。為了恫嚇其右後方因河後邊的奧軍,拿破崙在布勞瑙要塞留下了一支法國駐軍,這支駐軍還可望得到南德意志一個巴伐利亞軍(一萬五千人)的支援。
儘管對敵方未來的作戰計劃一無所知,拿破崙由於初步集結了大軍團,因而作好了應付一切不測事變的準備。如果普軍向西南進軍,威脅他通往萊茵河谷的交通線,他可以優勢兵力打擊其左側翼。反之,如果普軍企圖入侵巴伐利亞以求與奧軍會合,他同樣可以打擊其右側翼並將其逐入波希米亞。為了保護通往萊茵河的交通線,並充當總預備隊,拿破崙又組建了第八軍,含兩個師,由莫蒂埃元帥指揮,駐紮在法蘭克福。不過,在拿破崙的內心裡,不管敵人的打算如何,他都要實現他的偉大戰略計劃,即閃擊薩勒河谷和埃爾斯特河谷,包抄普軍和薩克森軍的左側翼,從而切斷他們與柏林和德勒斯登的交通線。一俟大軍團於十月的第一週在圖林根山林以南地區集結完畢,這個戰略計劃就立即付諸實施。
拿破崙在離開巴黎趕赴前線之前的那一週特別忙碌。他實際上是他自己的參謀長,他親自為大軍團擬訂一切調動和集結命令。貝爾蒂埃只不過是確保這些命令到達指定地點的一個郵局而已。例如,9月19日上午,他費了兩個小時向克拉克將軍口述作戰命令,但要求他注意的還有財政、行政和政治等方面的許多事情,他給在那不勒斯的哥哥約瑟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