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第1/2 頁)
罷黷百家,歷史已證明它的錯誤性。
從後世知道這許多儒家犯過的錯誤,走過的歪路,李雲已絕不願歷史重演,百家雖然可以保留,這樣可形成良好的競爭範圍,但是思想卻必須得到一統。
否則,每日朝會上就將變成各派學說的吵場。而如何去偽存真,淘汰不適合時代需求的,保留那些學派中值得借鑑的東西,便是漢武帝的責任了!
李雲心中百轉千回,他需要做的角色不過是一個在旁的提醒者,提醒劉徹某些不該做的事情,絕不能做,並為他分析那樣做的後果。
良久太后又問道:&ldo;卿可曾有婚配?&rdo;
李雲聞言,隨口答道:&ldo;尚未有!&rdo;復又陷入了沉思。
&ldo;哦!&rdo;太后點點頭,滿意的道,又迴轉過頭看了看著羞紅了臉的南月公主,她心頭的寶貝,到此時她才真正放心下來,不虞一朝一日她歸天,留下這孤單單的弱女子在這世上掙扎。
&ldo;卿先去吧,明日還需上朝與天子策問,待卿從匈奴歸,哀家自有賞賜與你!&rdo;太后揮手宣佈了李雲的離場。李雲那裡敢說二話,忙俯地拜了三拜退去。
卷三 出使匈奴
第十節 匈奴
塞外的春風吹打著這個千萬年來不變的大草原,李雲坐在馬車中,掀開車簾端詳著這個即帶漢民族榮譽又帶給漢民族災難的大草原。
春天的草原是如此的美麗,紛紛從泥土中鑽出綠色細芽的小草,頑強的撅起它們那脆弱的葉子,草原上的民族就如這些小草般,在漢人強大時頑強生存,一但漢民族開始衰落,他們便成群結隊,衝進長城,劫掠人口,搶奪他們需要的生活物資。如此周而復始,永遠都如一個不變的輪迴,這是歷史的侷限性也是必然性。
李雲想假如漢人不能徹底的佔據這個大草原,在長城之外再建一道屏障,那麼即使今天漢人打敗了匈奴,甚至將匈奴滅族,明天柔然,鮮卑等族又會站起來,拿起武器,重複著匈奴人的老路。
這是歷史的困局,他李雲有能力解開這個局嗎?
歷史上諸如唐宗明祖這樣戰功赫赫的不世帝王也只能將遊牧民族對中原的威脅暫時的抑制住。
他們才智無不遠高於李雲,心機更是不可同日而語,連他們都沒有辦法,他李雲又有什麼豪氣敢說,要一次性解決這個千古麻煩?
李雲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回想起長安城中天子接見他的時候,身體已經十分虛弱的天子,看著他獻上的那把陌刀,久久不能言語的神色。
從天子的眼神中,李雲看到了無奈,也看到了頹廢,更看到了這個表面上冷靜平和的天子,其實內心火一般的燃燒。
大漢的天子從來都不是膽小之人,他們何嘗不希望提軍百萬,北上河套,收復故土,一雪高皇帝之恥辱,可是無論是先皇還是當今天子在面對匈奴一次又一次訛詐時,每一次都將和親的條約訂的更加的恥辱。
恥辱並不可怕,一時的忍讓也說明不了問題。
知恥而後勇才是天子的本色!
孝文皇帝將掃滅匈奴的希望寄託在了當今天子身上,當今天子又將這個希望寄託在了年少的太子身上。
在河東郡的馬場,已經有十萬匹戰馬正在馴養,在軍庫中,大漢已經準備了三十萬大軍三年用的弓弩,劍盾。在糧倉中,大漢的兩代天子已經囤積了足夠二十萬大軍三年食用的糧食。
可是即使在有如此巨大的儲備,國內諸侯的勢力也被大幅度削弱的今天,天子依然不敢對匈奴用兵,只能採取委曲求全的方式,用黃金,用宗室之女甚至天子自己的女兒,換取匈奴暫時的安靜。
戰爭的準備依然沒有做好,匈奴也依然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