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第1/2 頁)
這樣看來隋煬帝之耗用中國人力物力,有其歷史上的背景,即他集天下鷹師於長安,聚樂工於洛陽,也還是受客觀環境的誘導。至於開掘運河,則北魏孝文帝元宏時引洛入谷作漕運已有之。建造宮殿則已在隋文帝築仁壽宮時開始,據說&ldo;死者以萬數&rdo;。甚至伐高麗,也始自文帝。公元598年之役,動員三十萬眾,既遇潦雨,又遭疫病,舟師則船多漂沒,傳統作史者稱其&ldo;死者十八九&rdo;。所以煬帝的種種作為也還是隨著文帝的步驟,是當日全面運員的一種產物,初時也有文武百官的支援,否則隋煬帝楊廣縱是獨夫,也不可能以一人之力強奪民意如此之久。
所以我們今日檢討煬帝的成敗,不能專以他楊廣一人功罪作最後的解答。即在楊隋之前,各北朝已經相交人行均田制。這樣以理想上數學的公式向下籠罩,功效如何,全靠租庸調的稅收作實際考核的標準,這方案一經發動為一種群眾運動,也不容易適時收束。於是矯枉必過正。因之只有上面需要的數字,沒有下層著實的統計,以致男丁抽完,力役及於女人,並且&ldo;徵役繁興,民不堪命,有司臨時迫脅,以求濟事,不復用律令矣&rdo;。不到徵高麗失敗,全國反叛,不知已極。隋煬帝雖有想像力,到底不是大思想家,他也不像我們能看到古今中外的歷史縱深。他最後退居江都一年多,竟想不出一種主意,也可見得他始終沒有透徹的瞭解他自己在歷史上的地位。傳說他曾顧鏡自照對蕭後說:&ldo;好頭頸誰當斫之?&rdo;是否真實可靠,殊成疑問。但是其無可奈何的語氣,已與他悲劇性的結局符合。
vvvvvvvvv
18、貞觀之治
公元7世紀的初唐,可算得是中國歷史上令人振奮的一段時期。630年李靖破突厥,唐太宗李世民被四夷君長推戴為&ldo;天可汗&rdo;。當日高祖李淵已退位為太上皇,仍在凌煙閣置灑慶賀。上皇自彈琵琶,皇帝則當眾起舞,這種場面,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茲後唐軍又攻佔西域諸國,使中國威勢達到蔥嶺以西,與波斯及印度接觸。在唐初只有高麗能對中國作堅強的抵抗,但是高宗朝終克平壤,置安東都督府。
並且唐朝武功之外,繼以文治。國都長安東西6英里,南北5英里。現代西安市的城緣,還只有其面積1/8。而且整個城市按計劃興築,全成分為110個方格,南北馳道竟有500尺寬,無疑的在當日已經打破世界諸種紀錄。
因為各國朝貢使節眾多,各種服裝離奇,中書侍郎顏師古即於貞觀三年(公元629年)請以畫師作&ldo;王會圖&rdo;紀念盛況。茲後終唐之世,波斯來使十次。日本的&ldo;遣唐使&rdo;,更是規模宏大。起先每次還只遣派百人,後來每次兩千人,除了正副使外,還有大批留學生和&ldo;學問僧&rdo;。其中有些人員,在中國一住就是幾十年。他們回國之後,仿照唐朝的法令制度,至今在日本歷史中仍稱&ldo;委令政治&rdo;。唐朝的均田制,在日本則為&ldo;班田&rdo;。奈良和平安(現在的京都)則是照長安設計興建,只是範圍遠遠不如,而且還沒有依計劃完成。長安有朱雀門街,奈良和平安的南北馳道,也稱&ldo;朱雀大路&rdo;。鄧之誠根據《新唐書》《舊唐書》的記述列表分析和唐朝接觸的&ldo;諸族&rdo;,共有四十八&ldo;國&rdo;。內中&ldo;朝貢&rdo;的二十九,&ldo;納士&rdo;的六,&ldo;歸附&rdo;者五,&ldo;和戰不常&rdo;及&ldo;畔附不常&rdo;的四,&ldo;聘問&rdo;的二,&ldo;來留學&rdo;者一,&ldo;和親&rdo;者一。這樣也可以表示勝朝的盛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