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第四境【望鄉臺】(第2/2 頁)
修行的第四個境界叫做【望鄉臺】。
有詩云:“一天不吃人間飯,兩天就過陰陽界,三天到達望鄉臺,望見親人哭哀哀。”
望鄉臺位於忘川彼岸,是一座供鬼魂眺望陽間親人的高臺。
在神話傳說中,逝去的亡魂在走過奈何橋後,儘管鬼卒嚴催怒斥,他們仍會堅持強登望鄉臺,最後遙望家鄉一眼,大哭一聲,才肯死心塌地前往陰曹地府。
而對於修行者來說,在【望鄉臺】境界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回首自己的初心。
據說,望鄉臺之後的道路,瀰漫著陰寒之霧。
當修行者在超凡道路上愈行愈遠,他們會在不知不覺中漸漸地失去屬於凡人的情感,被這個世界陰寒冷漠的本質所同化。
這時候,他們就需要找到自己的凡心,作為錨點,避免自己在今後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不愧是你,顧旭,才剛剛晉入第二境,就在想著第四境的事情,”陳濟生呵呵一笑,“我應該說你好高騖遠,還是該說你有志氣?”
“我只是想早做準備。”顧旭臉上露出一絲乖巧的笑容。
“你以前或許已經在書裡讀到過,第四境修士可以選擇一件本命物,溫養在自己的丹田之中——可以是刀,可以是劍,可以是任何形式的武器,”陳濟生回答道,“本命物就像修士身體的一部分,可以用意念來直接控制它。
“它會隨著修士的修為增長而不斷變強——一件下品法寶,經過修士長時間的溫養錘鍊後,可能會變成中品乃至於上品的法寶。
“但與此同時,一旦本命物被摧毀,修士的修為也會大幅下跌,甚至可能影響到根基。”
“陳大人,那些能夠御劍飛行的劍修,依靠的就是本命物嗎?”顧旭詢問道。
他想起了不久前足踏飛劍御風而行的楚鳳歌。
晉職考核那天,楚鳳歌高呼一聲“劍來”,就有一把劍憑空飛到了他的面前,載著他瞬間飛行數百里——想必只有溫養在丹田中的本命劍,才能達到這種逼格拉滿的效果。
“沒錯。”聽到顧旭的問題,陳濟生一邊回答,一邊抬起右手。
眨眼之間,一柄造型樸素的長劍憑空出現在他的手中。
顧旭認出,這把劍就是陳濟生以前寸步不離掛在腰上的佩劍。
它沒有華麗的裝飾,看上去有些陳舊鈍重,劍鋒上還隱約能窺見一些鏽跡。
“它的名字叫做‘無愧’,原本是我的老上司鄭譽鄭大人的本命物,”陳濟生輕嘆一聲,介紹道,“八年前,鄭大人在‘九嬰之禍’中為救幾個孩童不幸犧牲後,這把劍就被留給了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