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從南京浦口走出來的工程院院士、著名的藥理學家蔣建東(第3/4 頁)
要貢獻。
作為“全球重大衛生挑戰計劃”的首席專家,蔣建東在國際合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他領導的專案為解決全球重大衛生問題提供了有力支援,這也進一步提升了他在國際學術界的影響力。
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和藥物研究院的工作中,蔣建東展現了卓越的領導能力和學術水平。
他帶領團隊在藥物研發和創新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為中國藥物研究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由此可見,蔣建東院士的從業之路,不僅提高了他的學術水平,也鍛鍊了他的領導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些素質和能力對於他後來成為院士具有重要意義,使他在醫藥生物技術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和廣泛的影響力。
院士科研之路
蔣建東院士是我國著名的藥理學家,長期從事抗病毒,抗代謝性疾病和抗腫瘤的新藥研究工作。
蔣建東院士長期從事藥學基礎理論和新藥研發工作,特別是在抗病毒藥物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
他揭示了小檗鹼藥物複雜體系的化學和生物學原理,並將該藥物應用於臨床,證實了其降脂(及降糖)效果。
此外,他還建立了國際先進的抗感染藥物技術體系,並提出了調控宿主細胞為機制治療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藥物理論。
特別是在阿茲夫定片的研發上,蔣建東院士率領的研究團隊,取得了重大突破。
阿茲夫定片是首個獲批的國產新冠口服藥物,其背後正是蔣建東院士與百名科學家歷經931天的共同努力。
在阿茲夫定片的研發過程中,蔣建東院士領導的團隊深入研究胸腺這一人體最重要的t細胞免疫功能組織,發現阿茲夫定對人體免疫有益,且對其他器官沒有副作用。
這一發現為阿茲夫定片作為新冠口服藥物的開發提供了重要依據。
值得一提的是,在阿茲夫定片的研發過程中,團隊成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李玉環教授作為並列第一作者之一,從2020年寒假開始到大年初二,每天做實驗超過10小時,獨自培養了5種細胞、3個病毒株,並進行了大量的臨床藥物抗冠狀病毒活性篩選。
這種科研精神和投入為阿茲夫定片的成功研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蔣建東院士在抗代謝性疾病新藥方面同樣取得了顯著的研究成果。
他率領的研究團隊,透過對中藥桑枝的深入研究,成功發現桑枝中的生物鹼有效組分-桑枝總生物鹼。
該總生物鹼可以抑制腸道內葡萄糖苷酶的活性,進而減少腸道里的葡萄糖產生。
這一發現為糖尿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併成功研發出首個獲批上市的抗糖尿病中藥新藥-桑枝總生物鹼片。
這一成果不僅證明了中藥在糖尿病治療中的潛力,也為中藥現代化和國際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蔣建東院士還關注到了中藥在抗抑鬱方面的應用。
他的團隊發現,巴戟天這一傳統中藥中的寡糖成分可以被研發成抗抑鬱藥物,而逍遙丸等傳統中藥也顯示出抗抑鬱的效果。
這些研究不僅拓寬了中藥的應用範圍,也為抗抑鬱藥物的研發提供了新的方向。
此外,蔣建東院士還注重中藥作用機理的研究。
他透過現代科技手段,闡明瞭中藥在治療疾病中的作用機理,使中藥的治療更加科學、精準。
這種研究方法不僅提高了中藥的療效,也為中藥的國際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科研之路解碼
蔣建東院士的科研之路,體現了他深厚的學術造詣、不懈的創新精神以及對人類健康的深切關懷。
這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