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劉安講道(第1/2 頁)
茫茫武當之中,在四五千年的傳承裡,出過不少的能人異士,如谷虛子,太禪真人,這些人在歷史之中都是有名的存在,他們的修為也非比尋常,他們隨便拎出一個,都是能夠開宗立派的存在,這樣的人在武當卻並不少!
他們的道,他們的思想,也都深深銘刻在這武當磁場之中,成為了武當道韻的一種補充。
而更甚者,更為顯赫者,當屬幾千年前傳下道統的真武大帝與張三丰。
這兩位已然成為了傳說,他們的道,他們的思想,是這武當道韻的根基!
這樣的傳承,縱論整個天下,也是屈指可數,少有傳承可以媲美。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傳承之中,劉安所被銘刻在這裡的道卻依然是耀眼的,這對於整個武當來說,意義是深遠的,他補充了這整個武當的道韻,後人在武當修行,又多了一條路。
而劉安的路,不同於其他,他是包容的,裡面包含了拳法,包含了道家真意,也包含了佛家真意,同時還有對於茫茫天地的至高理解。
所以,後人不管修行何種功法,只要能在這茫茫道韻之中有所感悟,那必將受益非凡!
所以,加上種種,張靜清所說的倒也並不誇張,而到最後,張靜清更是直言道,“道友為我武當之貢獻,難以言表,於我武當來說,功德無量。”
說著,他領著身後兩個道士朝劉安再度一拜,這次,劉安也沒有再攔。
等張靜清拜完後,他又朝劉安鄭重道,“請讓我為道友塑金身,立於這武當之上,以供後人瞻仰朝拜!”
旁邊幾人聞言都是一愣,不過隨即又都瞭然,不說其他,也不說他為武當的貢獻,也不論他與這武當的淵源,就說他的修為,僅在仙人之下,幾與仙人無異,這種修為就有這個資格。
老道在旁邊笑道,“若真是如此,也是後世的一大佳話啊!”
說著,他便就又拿起了紙筆,開始了記錄。
劉安啞然失笑,他朝張靜清搖頭道,“道長,我不修武當道統,亦非武當中人,既有緣法,也就留在這武當中便是,金身卻立不得。”
道人在旁邊冷哼道,“小子,難道是嫌我武當廟太小了?”
劉安聞言搖頭笑道,“真人說笑了,塑金身,以後再說吧!”
老道在旁邊附和,“以後也行,道友雖有蓋世之修為,可終歸還在人間,真等道友飛昇了之後再立也不遲。”
張靜清聞言便也點頭道,“聞道友說的有理。”
道人這時在一旁道,“小子,你劫也渡完了,該去履行我們的約定了!”
張靜清眉頭微皺,“師弟,何事如此急躁,道友剛渡完天劫,怎能不讓道友修整兩日!”
劉安搖頭一笑,“無妨!”
接著他又看向道人,“真人且容我將那隱患先解決了!”
道人轉身,“跟我來吧!”
說罷,道人下金頂而去。
張靜清見狀朝劉安告罪,“師弟失禮之處,道友勿要見怪。”
劉安擺手,“張道長言重了。”
空中,雲消霧散,一輪金陽高掛,光照萬千。
一座山巔之上,似有祥光繚繞,古殿前,劉安端座,老道看著他身周似有若無的大日霞光,不禁感慨道,“常言仙人不墜紅塵,日月之光以蔽體,一直以來只當傳說,不想今日果然在道友身上見到了!”
劉安看向空中的金陽,笑道,“以天地為宗,當循天地之理,天地之行,以陰陽為法,陰陽以現者,在於日月,而若以心神交感天地,必當合於陰陽,陰陽之現在於日月,當合於日月!”
遵循天地的道理,就在於陰陽,而天地太過廣闊,陰陽太過於宏大,人的心神比之是如此的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