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第1/3 頁)
連日相隨下,劉弘和弟弟睡在一個帳篷,自然就相熟了。從無疾那邊,劉弘知曉無疾長至八歲,才被帶到劉父身邊。蔡氏畢竟是女子,撫養時一味寵愛,劉父常年徵戰在外,一年也管教不了幾次兒子。無疾因此文弱,沒有將士的氣概。
他好讀書,不好武,在行囊裡偷偷夾帶詩文,還請求劉弘不要告知父親。
&ldo;不會說。&rdo;
劉弘拍拍他頭,這弟弟畢竟年幼,軍旅生活風餐露宿,他又嬌生慣養,想來是十分痛苦,這點&ldo;食糧&rdo;,他不會繳走。
&ldo;注意藏好。&rdo;
劉弘可不想因他害自己一起被訓。
&ldo;嗯,兄長我會小心。&rdo;
無疾十分感動,拿雙明亮的大眼睛看著劉弘。
&ldo;天氣炎熱,此時也睡不著,隨我出來練刀。&rdo;
劉弘從兵器架上取下兩件武器,帶著弟弟到帳篷外。帳外星光照耀荒野,月光明亮,兄弟二人在糙叢中耍刀。
劉父出帳到外頭巡視各營,往兒子們所在的帳篷望去,正好見劉弘在教無疾舞刀。他遠遠看著,沒有上前。劉父早已在霍生那邊,聽得比武時,劉弘那一番&ldo;比武在於選拔,我佔一席位,他們少一席位&rdo;的話語,他這兒子賢能,而且相當自信。
大兵壓境,齊地的反抗微弱,士卒老病,實在無力阻攔。劉弘在騎兵中,跟隨士兵沖在頭陣,打的不是惡戰,劉父便就隨他去了。
劉父自是不希望兒子有任何危險,將領他多得是,而這兒子,可是他的子嗣。
拿下齊地,駐紮士卒,劉父帶領部將登上城樓,指著遠方的山與海說:&ldo;往北是汪洋一片,我在齊地的征伐到此為止,子敬,這郡守官印予你,早些讓百姓安居樂業&rdo;。劉父身邊站著的是一位謀士,都喚他子敬先生。此人其貌不揚,跟隨劉父多年。&ldo;主君,此地有漁鹽之利,臣在此經營半載,便可輸運稅賦,助主君大兵南下!&rdo;
夜晚,慶功宴,將士們論功行賞。劉弘參與宴席,夜深未離去,而是和謀士們在一起。聽謀士們和他父親商議軍事,有人主張乘勝把信朝殘留的小政權滅了,統一中原;有人主張無需管這腐敗軟弱的小朝廷,將兵南下,徵討吳地。
劉弘起初真是聽不懂謀士們和他父親到底在商議什麼,後來他熟知天下各方勢力,並且能看懂軍事圖。他很少會發言,傾聽而已,並熟記心中。
搬兵回程的路上,霍與期告訴劉弘,齊地的富饒,遠遠不及蜀地,若是打下蜀地這樣的天府之國,每年可輸送許多錢財糧米,足以平定天下。
在蜀地生活長大的劉弘,自然清楚,此地漁稻豐足,若不是天災人禍,蜀民隨隨便便就能過衣食無憂的生活。而這樣的蜀地不只有竹裡,還有他的二郎。
莊揚的寢室,窗朝庭院,清早起來,便能看到窗外盛開的紅色木槿。由春及夏,庭院中的花糙,增添不少,爭奇鬥豔。
從睡夢中醒來,天色正早,莊揚悠然著衣梳洗,他穿的是一身官吏的服飾,硃色長袍,很適合他。莊揚端雅白皙,平素在家,喜歡著素色的衣服,倒是難得穿件硃色長袍。
每每清早莊揚騎匹白馬,出現在城西通往郡府的巷道上,便有不少年輕女子,偷偷躲在窗邊觀看。郡府離莊家有段距離,莊揚選擇騎馬,並因此學習如何駕馭馬匹。郡府中的要官,許多都以馬車代步,郡府外車馬成片,相當擁擠。莊揚只是小吏,就不為難阿易,還是自己騎馬。
莊揚的職務清閒,每每清早去拜見郡守,午時不到,便就可以歸家,任職二月餘,真正繁忙的也不過三四日。
這等閒職沒有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