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過年(第2/2 頁)
身心的備戰藝考。培訓班還有最後4節課,要初八才開課。趁著這幾天空擋,孫羿天天跟著去媽團裡的排練廳練舞。
張琴給孫羿改編了一段民族舞,蒙古風的。這舞沒什麼高難度的動作,就是大開大合,突出一個灑脫,適合孫羿這樣有基礎,但是好多年沒跳過的人。
張琴還特意叫了個學生來幫忙給現場指導。人還沒孫羿前世大呢,孫羿得叫“叔叔”。他這心裡一直媽賣批的吐槽。不過也沒辦法,人家大過年的好心幫忙,叫幾聲“叔叔”不過分吧,前世叫“爸爸”都沒人鳥你。
一直練到了初八孫羿去上培訓班,張琴覺得孫羿跳的還算合格,也就放過了她寶貝兒子。
培訓班還剩最後4節課,老教授開始講乾的了。無實物表演,這個算是表演中入門級的課程了,但是想演好也不容易。陳佩思老師的《吃麵條》就是教科書級別的,老教授給大家逐個動作的講解,然後帶著大家進行無實物命題表演。
最後兩節課,就針對每一個進行模擬藝考。
孫羿的朗誦選擇了《鄉愁》,雖然比較大眾,但是他覺得很適合自己,前世今生,代入感很強的。聲樂方面選的歌曲就是《o in Beijing》,他會戲腔嘛。
藝考頭三天,培訓班結束了,對於孫羿來說,就是表演初體驗,多少算個入門吧,至少一隻腳進去了。
孫羿總結了一下,對於現階段初學者的自己來說,表演就是觀察和模仿。
觀察就是要培養自己觀察生活的能力,要十分敏銳的細緻入微的觀察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要保證自己表演的真實性,最大限度的讓自己的表演貼近生活。
模仿就是演技之路的開始,透過效仿其他人成功的表演,來體會這段表演所展示的順序性和邏輯性。透過模仿來了解其他演員對這段表演的創造過程。最後總結經驗,形成自己的表演方式。
當然了,孫羿目前體會的都是最初級的。表演這門藝術,入門很容易,真正想做好,是非常困難的。
雖然孫羿僅僅是入了門,但是他比其他人有優勢。一是他有著遠超於同齡人的生活閱歷。二是孫羿有金手指啊,雖然還不能把自身代入到前世的影視作品中,但是他可以仔細的觀察前世作品的每一幀畫面,然後練習抄作業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