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第1/2 頁)
汪德偉還了個禮,雙方分賓主坐下,汪德偉對羅毅說:&ldo;聽劉老闆說,羅先生從海外回來,有事要指教在下。&rdo;
羅毅連忙糾正道:&ldo;哪裡哪裡,劉老闆肯定是傳錯話了。我是說,我有事要請教汪校長,不是指教,而是請教。&rdo;
兩人又客套了一番,羅毅說:&ldo;我祖上就是銅州人,家父幼年就去了南洋,在那裡謀生,這些年也稍微攢下了一些家業。他一直想著要報答家鄉的鄉親,所以派我回來,看看能為家鄉做點什麼事情。學生一直在國外長大,對於國內的風土人情瞭解甚少,有哪些禮貌不周的地方,還請汪校長海涵。&rdo;
說完這些,羅毅擦了一把頭上的汗,這麼說話可真累啊,也知道語法上有沒有什麼問題,反正自己說是從海外回來的,說話不合規矩也能理解了。
汪德偉答道:&ldo;豈敢豈敢。令尊對家鄉的一片赤子之心,真是讓人敬佩。不知羅先生此次回來,具體想為家鄉做些什麼事情,找我來,又能幫羅先生做點什麼呢?&rdo;
羅毅早就準備好了一套說辭,聽到汪德偉問起來,他滔滔不絕地說道:&ldo;在海外,我們華僑雖然掙到了一些錢,但社會地位並不高。我們大家都深深地感到,國家如果衰落,海外的華人就抬不起頭來,要想自己有地位,背後必須有一個強大的祖國。這次回來,我想效法梁漱溟、晏陽初等人,選擇銅州的一處邊遠山村,搞鄉村建設的試點,幫助當地百姓脫貧致富,建設和諧社會,帶領農民齊心協力奔小康,發展低碳……這個就算了。還有其他很多想法,汪校長以為如何?&rdo;
感謝大學的政治課啊,當年為了不掛掉這門課,羅毅可是下了不少功夫來背書的,現在說起來,典故、概念之類,如數家珍,聽著有模有式的。如此看來,大學裡還真沒有哪門課是用不上的啊。
&ldo;好啊!&rdo;汪德偉一翹大拇指,說,&ldo;你們父子有這份想法,真堪稱眾人的楷模啊。唉,想我一介書生,空懷報國之志,可惜能力有限,連在縣城幫助一些窮孩子上學的能力都沒有,真是慚愧啊。&rdo;
羅毅笑著說:&ldo;汪校長如果想幫助窮孩子上學,其實也不難。有些事,可以採取一些運作方法的。學生有個提議,校長不妨一試。&rdo;
汪德偉大感興趣,把頭向前湊了湊,說:&ldo;羅先生快請講,汪某洗耳恭聽。&rdo;
&ldo;其實,就我瞭解的情況來看,社會上願意扶危救困的人,還是不少的,汪校長何不把幫助失學兒童重返校園作為一項工程,發動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能幫一個算一個。這個工程的名字我都替你想好了,就叫希望工程如何?&rdo;
&ldo;希望工程……&rdo;汪德偉唸叨著,&ldo;好,這個名字好。這些孩子,本來就是我中華的希望啊。不過,這募捐的事情,可不是小事。萬一大家覺得我是沽名釣譽,甚至懷疑我侵吞善款,那可怎麼辦?&rdo;
&ldo;這個問題很簡單,你搞一個基金會,只要接受到的善款,一律公開。各項支出用度,也一律公開。接受捐助的孩子,必須公開姓名,讓大家監督,看看他的家裡是不是真的很窮。這樣,無論是收入還是支出,都是透明的,大家也就無話可說了。而且,捐款的人能夠知道自己的錢幫助了誰,也會有成就感的。&rdo;
&ldo;好極,妙極。羅先生真是天才啊,我怎麼就想不出這樣的方法來呢。&rdo;
&ldo;這個嘛……其實這不是我的發明,我也只是拾人牙慧罷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