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第2/2 頁)
的植物,白朔則在山下嘗試做工具。
部落現有工具種類有限,原料大部分是簡單打磨一下的石頭和骨頭,好處是原料到處都是,容易獲取,壞處是用起來比較費力,成年羽族還可以,幼崽用起來就有些力不從心,特別是他比其他幼崽力氣小,如果藉助工具會省一些力氣,能做的事情也更多。
白朔想做個簡易版的鋤頭,用來挖土,昨天用的那幾棵小蔥,他們忙活了好久才挖出來,如果有鋤頭,會方便許多。而且等小麥發芽後,除麥田的雜草也需要鋤頭。
白朔回憶鋤頭的結構,上輩子見過的是鐵質工具,現在肯定沒有鐵,所以原料還是石頭,鋤柄要用樹枝。
這種東西都不難找,白朔將他們家的石刀拿出來。石刀上有打磨的痕跡,是從一塊大石頭上摔下一塊後打磨而成的。
石刀有了,白朔又去放樹枝的地方翻找。部落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樹枝,各種奇形怪狀的都不稀奇,找個分岔的簡直易如反掌。
兩個原料都找到,白朔才發現他忘了一件重要的東西。
繩子。
部落裡的繩子是撕成條的獸皮繩,製作衣服時,不可能每一塊獸皮都是規則的,有些形狀不合適的獸皮,部落裡的老人會用骨刀或者石刀將多餘的部分裁下來,疊起來能放東西的,捆兩下充當獸皮袋,不能放東西的,就裁成一條條的獸皮繩,用來捆綁衣服或者獵物。
因為工具限制,部落裡的獸皮繩都比較粗,捆鋤頭不太合適。
白朔覺得他現在需要麻繩。
麻繩的原料是麻,這邊類似的植物……白朔思考了一下,發現還真的有。
是一種和甘蔗差不多粗的植物,但不能吃,表皮有韌勁,芯像稍微硬的海綿,每年旱季枯萎,比其他樹枝容易點燃。那種植物內芯和表皮之間,好像就是他需要的纖維。
想到這裡,白朔立馬去樹枝裡繼續翻找。這種植物數量多,幼崽碰到會割斷帶回來。
這種類似麻的植物長得特別直,和歪七扭八的樹枝完全不同,特別好找,白朔沒費多大力氣就抽出來好幾根。
剝掉表皮,果然有一層纖維粘在上面,這是去年的,經歷了旱季雨季和雪季,留下來的纖維完全可以直接用,白朔將這些收集起來,開始搓麻繩,剛搓了兩下就感覺手心疼。
昨天那些小麥,除了最開始他搓了一些,剩下的基本都是家裡人幫忙脫殼的,幼崽的手和這些植物比起來太嫩了。白朔看看自己通紅的手心,再看看手中的原料,最後找了一根小木棍,擰起一段捆在木棍上,然後開始轉動木棍,這樣速度慢一點,但不會傷到手。
不遠處,正在和其他幼崽玩鬧的白樂看到這邊的場景,顛顛跑過來問:“哥哥,你在幹什麼?”
白朔眼前一亮,現成的白工,不用白不用。
白朔:“好玩的,要不要玩?”
白樂十分好奇,想也不想就點頭回答:“要。”
白朔將手中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