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洋畫中用(第1/4 頁)
抽籤下來,還好仲青沒有跟劉文兵分在一組,是不是組委會也有此顧慮,怕控制不住現場局面,因此讓他們王不見王,也未可知。
仲青分在了第一組,看到這個結果,仲青直覺就是抽籤被人動了手腳。因為他作為預賽的第一名,最好是在第一場電視節目中出現,有噱頭,當然形象還好,足以給觀眾留一個好印象,也給接下來的賽程增加一些收視保障。
所以抽中第一組的選手一是形象過關,二是技術精湛,有噱頭,也有看頭。第三就是組委會設定的考題比較巧妙,讓選手有較大的發揮空間,同時又能做到鏡頭呈現出來很漂亮。
第一組的選題是“造型”。
中國菜的造型,歷來就比較重要,但仍然重不過味道。但是,這次把造型作為首場的選題,獨闢蹊徑。最主要的考慮是電視的效果,所以組委會對電視製作團隊作了某種意義上的妥協。然而,畢竟是美食節目,最主要的味道還是不能拋棄,不然,大家都追求視覺效果,看是好看了,不能吃,那有什麼用呢?
所以打分設計就比較考究,造型佔七成的分數,而味道佔三成,這就讓選手儘量在造型上動腦筋,但也不能偏科,就算你造型拿了滿分,但卻極為難吃,那也就是70分,肯定會被淘汰。
另一個考究的地方在於必須現場持續製作,即在食材的原始形態時,拍攝就開始了。讓觀眾可以從材到菜看完整個過程,食材在廚師的刀下慢慢破繭成蝶,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起觀眾的好奇心。既有觀賞性,又有技術性,可謂雙方都照顧到。組委會可說是煞費苦心了,但是,對於廚師來講卻是個難題,因為會暴露一些秘密,如同魔術不願意把過程公之於眾一樣,烹飪一樣想要維持這種神秘性。只是最終電視的話語權還是戰勝了烹飪協會,只有犧牲一些行業秘密了,為烹飪業走向大眾作貢獻。
仲青先跟顧韜晦討論做什麼樣的造型能夠新穎,別出心裁,鎖定眼球。顧韜晦先從傳統角度給他講課,說:“宮廷菜最講究造型,我們御廚想討得陛下的歡心,味道是一方面,而菜品的擺放也很講究,器具和菜品的搭配尤為重要。可以說,每一道菜的擺放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即使是那種不成形的燒菜,也會用一些可以固定的素菜將之塑形,人為地做一個造型出來。”
仲青不耐煩他的教條,直接打斷他:“所以,要怎麼做呢?你直接說重點。”
顧韜晦遺憾地說:“朽木難雕,我的意思是不如選取一道宮廷菜作為參賽菜品。”
仲青問:“是什麼呢?”
顧韜晦說:“不是還沒定,跟你商量嘛。”
仲青說:“那白說,我以為你已經有現成的推薦了。”
顧韜晦說:“信手掂來也不是不可,像百鳥朝鳳啦,祥龍雙飛啦,松鶴延年啦,沙舟踏翠啦。”
仲青說:“打住,你走入誤區了,不是菜名吉祥就行,而是要做出來漂亮。其實我覺得,生菜是最容易做出造型來的,像果盤之類的。但是,生菜的味道太單一,光是好看沒用,繡花枕頭一包草。”
顧韜晦也提醒說:“而且,可能別的廚師也會往這方面想,大家都擠在一起,就難出彩。”
仲青考慮說:“倒是可以借鑑一些宮廷菜的做法,再從造型上進行改良。沒事,我再去跟師父商量一下。”
師父是贊同了仲青的這個想法,但他從競技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他說:“我敢肯定,80%的廚師都會從冷盤上做文章,像蘿蔔、魔芋這樣質地的素菜,肯定會拿來雕刻。但是,這些只能用作點綴,不能成為主角,否則菜品本身不會出彩。沒有說讓蘿蔔唱一臺大戲的。而且,我覺得,越是不可想象的地方,越是要去創新,這樣對於菜系本身的推動作用也很大,評委也會更看重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