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 算完宋魯的身價後,發現他沒多少錢(第2/2 頁)
“宋總,錄,錄歌?你要出專輯?”俞晨確認道。
“對,出張小專輯,還有一首電影主題曲。”
“好,好吧。”俞晨能說啥,他只是個拿錢的打工者,老闆有了吩咐去忙就成了。
當俞晨拿著五首歌的詞曲便去忙去了,宋魯便繼續進入到了小說的創作的狀態。
得趕緊把書寫完,其實這青春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他一直在猶豫,早前他的設計是寫《少年的你》,等他寫了一部分後,便開始籌拍《那些年》了。
在等拍完《那些年》後,他覺得《少年的你》這種有深刻主題的電影他還是不想拍,他沒打算去拿獎,特別是現在這個時候怕被媒體及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劃入到了第六代導演那一派中,成為了有批判思想的新一代青年導演。
那到時候國內那些個自由派會把他給狠狠的捧起來,吹噓他作為年青一代導演終於學會了批判的藝術。
他宋魯會被推到一個他不想去的分類當中,關鍵還不是這個分類,關鍵是當他以後再不拍那些帶批判的電影后,那群自由派會批他批的比誰都狠,會說他背叛了電影藝術的初衷,向市場向觀眾妥協。
所以,綜合考慮後,宋魯放棄了寫了一部分的《少年的你》也不打算以後再寫,還是留給原作者吧。
他還是安分的寫《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比較穩妥,說實在的,雖然他不怕那群人,但那群人實在太可恨了。
比如賈科長,到了2022年了都不忘在那批評中國電影,在媒體面前痛心疾首的喊:中國電影完蛋了,全是主旋律了,能不能給其它電影一條活路?
然後有一大堆的人替他搖旗吶喊:賈科長是有勇氣的人、終於有了說真話的了、我們支援賈科長……
但是留言裡有一條醒目的長留言,卻被大家集體忽視了。
那條醒目的留言是:
“賈科長,您這個話說的片面了,2021年就三部主旋律《長津湖》、《我和我的父輩》、《中國醫生》,總票房8579億,剩下的都是其它型別片。
2021年全年總票房是47258億,您說的三部主旋律之外的其它型別電影的票房38679億。
怎麼就全是主旋律了呢?為什麼賈科長您怎麼可以選擇性的忽視其它38679億票房的電影?反而怪罪主旋律?
是不是您拍那些“批判性”的文藝電影沒有市場,所以著急了吧?”
然而這條擺事實說道理的評論沒人理會,大家都在吹捧賈科長‘講真話,是英雄,不能讓主旋律充斥市場了……’
想想看,如果宋魯拍了《少年的你》,然後被一幫子的大佬把他抬到賈科長一群人當中,那他以後是不是說話都要昧良心說話?
這就是他深思熟慮後,決心把第三部從《少年的你》改為《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的原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