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1/5 頁)
《老子》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老子》第一章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念:交?絞?叫?)。”
以多種角度,多種立足點等等去看待問題,適合發現不同的東西(此東西概念變化無窮,不應以語言加以固定。)。
之後就可能發現“無為而為”、“不爭” 的一點含義了。否則直接從《道德經》這些概念所在的段落單獨來看可能理解到其他的東西上面去了。
《老子》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張弓”不是“拉弓”,古代的含義是“裝弓弦”
心中認為達到了頂點,發展就減緩了,入出不衡,道必損之。
《老子》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知識”學得越多,理解得越少?理解多了,“知識”也就不是“知識”了,而近於道了。
但願有人能看懂我的這幾個“知識”寫的真正含義。老子的東西看多了,寫作手法也老子化了?!
想自己不思考和實踐,單靠書本或者老師教導而獲得自己的“知識”,並能適應所處環境自由運用的想法好像不太可能。反過來,好書和良師提供一個穩固的基礎或高的立足點。基礎穩固好建大廈,站得高則看得遠。再反過來,不理解好書和良師,即使站在雙子大廈頂上瞭望,而不掉下去,這樓現在也不知道存在何方了。
《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念:馱月,意:風箱)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猶如三緘其口之金人“無多言,多言必敗,無多事,多事必患。”
無論從內從外,無論多言或不言,知道守中即可。敗何?愚蠢而已,為人即受人身所限,為智力、智慧所限,敗之舊我,舊之為基,成之新我,我即是我,我亦非我,此無窮也,有何不可? 知“為”與“無為”之理即可。對外:我只給出可能的選擇,而非直接影響物件,這可能也是無為的一種具體化的方法吧?
《老子》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此句“下流、交、牡牝”等字中可以看到古文與現代文概念和含義的變化,如以意取之,則愚己愚人也。
其“下”意可能為:處江河之下,而納百川;
其他概念象徵意義很多,非以現代直觀判斷所能解之。
我之道亦下流也,我頭腦中進行的思考已經夠愚蠢了,假如讀者沒有掌握、瞭解比較符合真實的自己進行邏輯判斷的處理邏輯的相關前提及活動過程,而產生某個增加愚蠢程度的果子,我就沒有辦法來阻擋了。
我最近在讀一本《西方美學史論叢》汝信、楊宇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4月出版。
剛讀到第12頁,引用一段註釋來自顯盲讀可能導致的問題。
“2、“柏拉圖認為,世人一般寧願相信許多美的事物的存在,而不相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