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5 頁)
,但是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嗎?
下面3段摘自《西方的智慧》羅素,P81有刪改。
學習並不是一個傳播知識的過程。當然有些東西確實是必須傳播的。但教師既不是惟一期作用的人,也不是最重要的人。和古希臘相比,這一點在今天尤為明顯,因為那時的書面資料遠比現在少,找起來更困難。而我們今天則有理由說,任何一個有閱讀能力的人都可以從圖書館收集資訊,和過去相比,教師更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了。這種觀念要歸功於古希臘的哲學家,他們早就明白了教育應該如何進行。教師該做的就是引導,引導學生自己領悟知識。
但是獨立思考並不是一下子就能學會的。它必須依靠自己的努力,同時還要有好老師的幫助,後者可以指導這種努力,這也就是我們今天大學裡的有指導的研究方法。可以說,學校所起的恰當作用就是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和不帶成見和偏見的探索精神。
如果一所大學不能完成這項認為,那麼就說明它降到了只會灌輸的水平。同時這種失敗還會導致更加嚴重的後果,因為在獨立思考消失的地方(無論是因為缺乏勇氣,還是缺乏訓練),*的惡習就會肆無忌憚地擴散開來。壓制批評意見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它比許多人想象的要嚴重得多。這種情況一旦出現,既不能在社會上確定一個有生氣的統一目標,又會強加給國家政體某種枯燥、脆弱的共性。遺憾的是,那些執政者和負責人並沒有強烈地意識到這一點。
上面三段不是我寫的,只是絕大以此可以比較恰當地引發我的思想,我就偷懶不寫了,否則把精力花費在重複的部分上,只為了多出一個不同的文體,那對我來說是沒有多大的意義的。
從我們的傳統中可以看到,“尊師重教”是一個重要的部分,但是僅僅是一個部分,而不是全體。
接著從三段引文中,可以看到“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和不帶成見和偏見的探索精神”同樣是一個重要的部分,但是僅僅是一個部分,而不是全體。
再接下去,你覺得把“尊師重教”和“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和不帶成見和偏見的探索精神”加在一起就是一個全體,而不是部分了嗎?
我不這麼認為。
你或許發現這個,那個,或者很多很多的補充部分。但是你覺得這些加一起就是一個全體,而不是部分了嗎?
好的,除了你以外,其他人同樣和你一樣或許發現這個,那個,或者很多很多的補充部分,而且可能有一些和你的不同甚至你可能會反對這些部分。那麼你認為把你認可的部分加在一起就是一個全體,而不是部分了嗎?或者你認為把所有這些部分加在一起就是一個全體,而不是部分了嗎?
有人認為有人完全瞭解了絕對真理,或者是完全瞭解了絕對真理的哪怕是很小的一個部分嗎?
你呢?絕大部分人呢?
上面的這些部分都是“知”,但是無知的部分同樣永遠地存在,而人類總是用有“知”去限制對“無知”探索的和對“無知”進一步瞭解的發展。
其“知”是在潛意識中存在的,顯意識不能時刻去發現它,卻預設它,並以此批判一切與它不符的。沒錯,這樣同樣也可以導致發展,但這種發展的形式如何,你完全瞭解嗎?除此之外有沒有其他導致發展的方法呢?在這些方法中有沒有比之更好的呢?“可持續”是否在其中呢?
由此,對人類來說,決定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不是知識,而是面對的態度。
我不是說面對的態度是虛心,那只是一部分,也許所佔的比例很小以致於幾乎在全體中微不可見。而我雖然可以列舉出一些來,但是無法列舉全體。
因為上述的無知永遠的存在,所以知識不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