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天下(大結局)(第1/4 頁)
大夏確實是不缺銀子了,不算西洋“上貢”給天朝的銀子。
就說這幾年越發發達的海貿,市舶司已經將解送稅銀的次數從原先的一年兩次,改成了一年四次。
沒辦法,一年數千萬兩稅銀,裝銀子的船都能把運河徹底給堵了。
戶部尚書文廉走路都帶著瀟灑的風,雖然還改不了動不動去宮中薅羊毛的老傳統,但文少保說了,戶部有錢,任性!
元佑十七年的正旦大朝,遵太子令旨,內閣共議,大夏徹底取消普通農人的(民籍十畝以下農戶)農稅、廢除民役。
同時詔令天下,朝廷當以民為先,用十年時間,逐步推廣農田補貼政策,勸課農桑。
此詔下,自先秦以來,長達兩千年的農稅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天下沸騰。
民間將元佑十七年的正旦大朝稱為聖日,意為聖朝名君賢臣,天下皆安樂。
京畿百姓陸陸續續湧向了京城,秩序井然的來到皇城外,朝宮城叩拜。
大夏門外的先烈詞以及先賢閣香火鼎盛,每日都有無數人來祭拜先賢先烈,將歷代賢臣、歷朝先烈當成了他們的保護神,祭拜上香。
幾乎被神話的先帝又一次被百姓加了尊號,尊號長的賈璉都記不住。
只知道,已經有大批的百姓在向朝廷上書,說他們要在京城為先帝建造一尊聖象,要與皇極殿等高的那種。
“國朝的百姓是質樸的,但人心不可能永遠質樸,所以老夫才會將思想的真正革新,放在民間。”
這是賈琮第十一次聽到周老爺子說這句話了,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感觸。
人心易變,賈琮對這句話極為認同。
但有一點不會變,只要朝廷能給予百姓安穩安樂有奔頭的生活,這人心的變化再大,他也不會去想著打破這份安穩安樂。
利益與道德的雙向奔赴,才能驅使人心向善,更加忠誠於自己的祖國。
倉稟足而知禮節,老祖宗早就說過這句話了。
而且這句話,從古至今都是真理。
“老大人說的,晚輩自然是認同的。但在晚輩心裡,唯有不斷的去創造財富,讓老百姓過上更加安穩富足的生活,才能讓人們遵守忠孝仁義之德。故而,晚輩更趨向於強化國朝官吏的思想建設……”
周炯沒有反駁賈琮的話,只是笑了笑。
理念或許有偏差,但大方向是沒有區別的。
法制與德治,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一個是針對百姓,一個是針對朝廷官吏,不妨兩人一人顧一頭,先試一試再說。
“那行,咱們走齊頭並進,看看能不能將這件事做成了。”
這是一樁足以耗盡兩人精力的百年大計,賈琮每日從周家離開時,只覺得甚為疲憊。
也不知周老爺子到底是怎麼練的,感覺精神頭比他這個壯小夥子還要好。
就這樣,一老一少的革新大計整整忙活了八九個月,這才剛剛起了個頭。
當聖駕即將回京的訊息傳到耳中時,賈琮這才從故紙堆中拔出了腦袋,迷茫的看向站在他眼前的小內侍。
“侯爺,小爺傳您即刻入宮,皇爺的御駕,已經快到通州城了。”
……
出海近三年,過足了御駕親征的癮,皇帝老爺終於捨得從海外回來了。
龍舟停靠在京城南火車站時,四處的彩旗以及密密麻麻的人影,差點讓皇帝老爺以為自己走錯了地方。
“恭迎天可汗陛下凱旋歸京!”
“恭迎天可汗陛下凱旋歸京!”
“恭迎天可汗陛下凱旋歸京!”
“聖天子萬歲、萬歲、萬萬歲!”
“陛下萬年,大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