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第1/2 頁)
遠處的山丘上紅光閃耀,南來北往的商旅們圍在一堆堆篝火旁酣然入睡。斷箭緩緩坐到地上,呆呆地望著那點點搖曳的火苗,想到天山南北已經爆發的戰亂,忍不住低聲輕嘆。這種安寧的日子還能維持多久?大漠上的生靈在年復一年的災難中苦苦煎熬,好不容易盼到了一個統一的突厥汗國,誰知還沒維持數年,災難便再度降臨了。
他的思緒隨著冰涼的夜風回到了中土,回到了萬裡之外的長安,回到了浴血奮戰的大河南北,定陽大戰的一幕幕忽然湧進了腦海。
自己的命運突然發生變化,是在梁山公李澣死後。他的軍隊被齊公宇文憲收編,自己被破格遷升為正三命的幢主,然後渡過黃河進入定陽城作戰。在艱苦的守城戰中,自己曾三次奉命殺出重圍求援。臨貞公楊敷眼見糧草斷絕,城池告急,無奈之下曾讓自己出城刺殺大齊主帥太宰段韶。那次刺殺失敗了,但自己探知段韶病重、齊軍軍心不穩,這堅定了楊敷守城的決心,然而就在這時,華山公楊文紀出現了。楊敷不知得到了楊文紀的什麼訊息,突然改變計策,決定突圍,並讓自己先行護送楊文紀殺出重圍。接下來就發生了一連串不可思議的事情。楊敷突圍失敗,全軍覆沒。自己被宇文憲流放到敦煌。
一個多月來,自己冒充李丹,接觸了長城南北很多執掌機要的大人物,知道了長城南北很多隱秘,眼界大為開闊,對過去發生的事也逐漸有了更深的認識。從齊公宇文憲破格提拔自己,並委以重任讓自己率軍進入定陽城作戰來看,他一定從梁山公李澣的嘴裡知道了自己,他認識自己。華山公楊文紀到定陽城去,很可能有兩個目的,一個是出賣楊敷,把定陽城拱手送給大齊;一個是把自己帶出來交給宇文憲。
宇文憲把自己流放到敦煌,絕不像高熲(jiong)所說,僅僅是一封信,也不想李雄所說,僅僅是為了試探李家的選擇。他們兩個要麼欺騙自己,要麼刻意隱瞞了真相。
宇文憲是宇文護信任的人,大周在大漠上所採取的一系列計策都是宇文護和李丹聯手製定的,李丹需要一個刺客幫助他刺殺拜火祭司,而宇文憲手上恰好就有這麼一個刺客,於是自己就以流犯的身份到了敦煌。至於李雄發現自己和李丹長得一模一樣,李丹藉助自己這個&ldo;兄弟&rdo;實施一連串的瞞天過海之計,恐怕是李丹當初自己也沒有想到的。
如果自己的猜測是對的,宇文憲和楊文紀都是宇文護的人,那麼有些事就容易理解了。宇文皇族中,陰謀誅殺宇文護的人不是宇文憲,而是其他人。關隴門閥中,有些人可能想殺宇文護,但宇文護主掌大周權柄十幾年,他也拉攏了一大批門閥望族,他也有很多堅定的支持者,比如弘農楊家的楊敷、楊文思、楊文紀兄弟。楊敷的兒子楊素就在宇文護的都督中外諸軍事府中任職記室,宇文護非常喜愛和信任他。
定陽大戰,楊敷雖然全軍覆沒,但斛律雅璇曾在閒聊中告訴自己,楊敷並沒有死,他被活捉了,監禁在鄴城。這是個聰明的選擇。當時那種情況下,楊敷即使率軍突圍成功,最後也會因為擅自棄守定陽城而遭到懲罰。相比較而言,被大齊活捉,寧死不降就要好很多。這樣他既能落得好名聲,也不會連累自己的家人親族,將來有機會還能榮歸故里,還能因為自己的忠誠而受到皇帝的封賞。那時,當年的失敗反而不是恥辱,而是守節的功勳了。
大周朝堂上的權柄之爭,其實是宇文氏和獨孤氏之爭,自己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沒有卷進去的跡象,但大漠上的事一旦水落石出了,李丹的計策如果全部成功了,大周徹底扭轉了劣勢,自己可能會因為離奇的身世而被李丹一起拉進去。
斷箭搖頭苦笑,覺得梁山公死得真冤。在激烈的朝堂爭鬥中,他成了犧牲品,死得毫無價值,他的宏圖志願轉眼就成了過眼煙雲。自己更是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