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1/5 頁)
五畜為益。夫血歸形。氣歸精。是以五音之形。及二十五變之形。不足者當補之以味也。五音者。在氣為手少陰。在髒為心。在色為赤。在味為苦。在時為夏。此五音之所主也。右徵者。以陰而變陽也。仇汝霖曰。按前後二篇。並無針刺二字。所謂調右手太陽上。左足太陽下者。即以此五味調之也。列左右上下者。分別二十五變之人。使後學觀形。以知血氣之盛虛。非用五味之中。而有上下之分也。如用調左手太陽上。右手太陽下。總以麥谷羊畜調之也。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學人以意逆之。
則得之矣。
上羽與太羽同。谷大豆。畜彘。果慄。足少陰。髒腎。色黑。味鹹。時冬。
上羽。足少陰之人也。太羽者。二十五變之形也。曰右徵。曰太羽。經文錯綜其間者。舉一而左右太少。總調之
以此味也。豆色黑性沉。水之谷也。彘乃亥畜。水之畜也。栗色黑味鹹。腎之果也。上羽者。在經氣為足少陰。在髒為腎。在色為黑。在味為鹹。在時為冬。倪仲宣曰。所言足少陰髒腎者。謂大豆彘慄之味。在經氣調養足少陰。在髒則調養腎也。餘髒同義。
上宮與太宮同。谷稷。畜牛。果棗。足太陰。髒脾。色黃。味甘。時季夏。
上宮。足太陰之人也。太宮者。變而為足陽明也。稷色黃味甘。土之谷也。牛乃土之畜。棗者。
脾之果也。在氣為足太陰。在髒為脾。在色為黃。在味為甘。在時為長夏。上宮太宮加宮左宮少宮之人。同調此谷畜之味也。
上商與右商同。谷黍。畜雞。果桃。手太陰。髒肺。色白。味辛。時秋。
上商。手太陰之人也。右商。四變之形也。黍色白而秋成。金之谷也。雞屬酉而鳴於巳酉丑時。
金之畜也。桃色白而有毛。肺之果也。在氣主手太陰。在髒為肺。在色為白。在味為辛。在時為秋。
上商右商少商 商左商之人。同調此谷畜之味也。
上角與太角同。谷麻。畜犬。果李。足厥陰。髒肝。色青。味酸。時春。
上角。足厥陰之人也。太角。四變之形也。麻色青莖直。木之谷也。犬屬戌而味酸。厥陰之畜也。李色青味澀。肝之果也。在經氣主足厥陰。在髒為肝。在色為青。在味為酸。在時為春。上角太角右角 角判角。同調此谷果之味也。仇汝霖曰。調五音者補五臟。調四變者補六腑。
太宮與上角。同右足陽明上。
夫生長鬚毛者。乃充膚熱肉。淡滲皮毛之氣血。從臟腑之經隧。而出於面板。是以上節論右徵與少徵。調右手太陽上。左商與左徵。調左手陽明上者。論面板分肉之氣血。各分手足三陽之上下也。此復論手足三陽之經脈。有上下之相交者。各審其經而調之。上角者。足厥陰肝經也。厥陰肝脈。
循喉嚨。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會於巔。而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 中。循髮際至額顱。從大迎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夫頏顙者。鼻內之上竅。在 中之分。口鼻氣涕相通之竅也。足陽明與肝脈。交會於喉嚨頏顙額顱之間。是以太宮與上角。同調於足陽明也。仇汝霖曰。五音之人。及二十五變之形。總以此谷畜之五味調養。前後錯綜。分列二十餘條者。重在經氣有上下之交通也。學人識之。
倪仲宣曰。前後二十餘則。為經氣之交通。是以論手足之三陽。而前後兼論厥陰之上角。蓋厥陰之脈絡。上循頭目。或與三陽之經絡交通。或與面板之血氣相合。故前後分列二則。
左角與太角。同左足陽明上。
足少陽之脈。上循於頭者。抵於 下。加足陽明之頰車。是足少陽與足陽明之脈絡相通。故左角與太角。同調足陽明上。仇氏曰。前曰調。此曰同。合而言之。是同調也。
少羽與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