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第2/3 頁)
圓盤形的周邊刻著 凹槽的石頭,
頭上歪頂著他的水罐,
他敞著懷,而且沒有裹上襯衫;
狂烈,粗野,赤裸,光禿;
赤腳,也不戴帽;
他的母鹿樣的眼睛帶著眼藥水的痕跡。[8]
五、建築藝術
伊斯蘭教勃興之時,生活在阿拉伯半島的貝都因人,最初並無嚴格意義的建築可言。流動的帳篷是他們的宅居,浩瀚的曠野是他們的廟宇,無垠的沙丘是他們的墳墓。後來,穆斯林借鑑吸收歐亞非三大洲各族群的建築藝術精華,修建大量伊斯蘭建築,主要包括清真寺、伊斯蘭學校、普通住宅、宮殿、陵墓等,是世界建築藝術和伊斯蘭文化的獨特組成部分。
宗教建築歷來是建築藝術的典型佳作。遍佈各地的清真寺堪稱伊斯蘭世界的標誌性建築,清真寺建築風格的演變過程則是阿拉伯人傳統文化風格與被征服地區異族異教藝術時尚漸趨融匯的縮影。清真寺在阿拉伯語中稱作麥斯只德,意為穆斯林禮拜的場所,殿堂和浴室是清真寺的基本要素。根據《古蘭經》的相關啟示,麥加的克爾白應是最古老的清真寺。麥地那的先知清真寺始建於622年,代表早期伊斯蘭時代樸實無華的建築風格。敏白爾是阿拉伯語中講臺一詞的音譯,即清真寺殿堂前部的宣講臺,系伊瑪目在聚禮時念誦宣教詞即呼圖白的專用設施,又稱呼圖白樓,也始建於先知穆罕默德時期。伴隨著哈里發國家的擴張,先知清真寺的建築風格逐漸傳入被阿拉伯人征服的廣大地區。倭馬亞時代,在被征服地區異族異教藝術時尚的影響下,清真寺的建築風格發生了變化。穆斯林模仿基督教堂的供壇,首先在麥地那的先知清真寺殿內正牆增設凹壁(阿拉伯語中稱作米哈拉卜),用來指示禮拜的朝向,其他諸地的清真寺於是競相效法。穆斯林還模仿敘利亞原有的望樓和基督教堂的高塔,在清真寺的院牆增設宣禮塔(阿拉伯語中稱作米宰納)。敘利亞的宣禮塔往往採用石塊建造,呈四方形。埃及的宣禮塔多用泥磚砌成,建築風格與亞歷山大港的著名燈塔頗為相似。在伊拉克,建於阿拔斯時代的薩馬拉清真寺,其宣禮塔模仿古巴比倫的廟塔,分為七級,代表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耶路撒冷的薩赫萊清真寺、阿克薩清真寺和大馬士革的倭馬亞清真寺,明顯不同於麥地那的先知清真寺以及巴斯拉、庫法、弗斯塔特、凱魯萬等地最初建造的清真寺,體現了阿拉伯人的建築風格與異族異教藝術時尚的完美結合。阿拔斯時代,伊斯蘭世界的建築藝術日臻成熟。巴格達的綠圓頂宮、薩馬拉的巴爾庫瓦拉宮、科爾多瓦的阿薩哈拉宮以及薩馬拉清真寺、科爾多瓦清真寺、菲斯的卡拉維因清真寺、弗斯塔特的伊本&iddot;土倫清真寺、開羅的愛資哈爾清真寺,皆可稱作伊斯蘭建築藝術的瑰寶。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