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第1/2 頁)
「二弟命好,當初咱倆同以學館入仕,同在國子學『納課』。二弟樣貌英俊,又擅詩文,得了老師青眼,入學不滿一年就特許參加考試,果然一擊而中,直接授官。我就不行了,混不出個名堂,捱了三年才考,還沒考上。」
提起舊事,他並沒有多少傷感,反而意興盎然。
杜有鄰連忙勸慰。
「大哥不好妄自菲薄。這些年我與大哥分離兩地,每每想起此事,倒覺得當初是阿耶辦左了,白耽誤大哥多年。」
杜若聽的得趣兒,忍不住插口問。
「祖父什麼事辦左了?」
韋氏生怕杜若不知深淺,傷了杜有涯的心,忙喝道,「若兒收聲!」
「哎呀!」
杜有涯見韋氏屢屢借斥責孩子維護他的顏面,心疼得瞪了韋氏一眼,才微微側身耐心向杜若解釋。
「侄女不知道。官家子弟以恩蔭出仕,有兩條路走。倘若擅文呢,便往國子學或是太學讀書,透過禮部考試授官。倘若擅武,可在千牛衛服役三年,然後由兵部、吏部依次考核授官。你阿耶方才是說,我生來不是讀書材料,何必在國子學白費功夫。」
杜有鄰忙道,「大哥!我不是這個意思。」
「好啦!」
杜有涯痛快地揮揮手,笑向韋氏。
「二弟還是這個脾氣,酸唧唧的,累得慌!我是不會念書啊!又怎麼了?這十來年在外頭混著,不用與長安達官貴人打交道,我快意的很。」
韋氏掩口笑。
「大伯瀟灑恣意,自是我家郎主比不得的。」
杜若笑嘻嘻插話。
「阿耶。文官容易留京,武將若不從千牛衛發家,非下州縣不可。祖父是心疼子弟,不願大伯出京受苦才勉強而為,行此下策吧。」
杜有鄰從不曾想過此節,一時愣住。
杜有涯驚異不已,伸出大拇指誇耀。
「對嘛!照我想也是這麼回事。難得侄女小小年紀,見事這般清楚明白。養得好,養得好,果然還是弟婦教養得好!」
韋氏也覺面上有光,但仍輕聲斥責杜若。
「長輩議事,你聽著就是,不許胡亂插嘴,沒規矩!」
杜有涯道,「弟妹這話就不對了。把孩子養的那麼聽話幹什麼呢?我瞧兩個侄女都在及笄之年,想來已在議親事了?結親家可是大事,爺娘固然要把住根本,孩子也得心裡有數。不然嫁出去還糊裡糊塗的,白耽擱了下半輩子。」
說到親事,杜有鄰與杜若下意識都朝杜蘅瞄了眼。
杜有涯從軍多年,審訊過不少細作,十分警醒,立時笑著點破。
「哦,原來正在議大侄女的親事!」
杜蘅頓時大感羞赧,拱起袖子遮在面前,細聲細氣道,「大伯見笑了。」
眾人盡皆一笑。
獨杜若噙著笑意,眼珠一轉,又問,「方才大伯說,這次是為什麼回京了?」
「你這丫頭!」
「若兒!」
——杜有涯和韋氏齊聲呵斥,不過杜有涯的語調無奈裡頭帶著抱怨。
杜若不理他們,繼續追問。
「我朝開元九年置朔方節度使,領單於大都護府,並夏、鹽、綏、銀、豐、勝六州,開元十年增領魯、麗、契三州,至去歲,又兼關內道採訪處置使。如今的朔方節度使,總領疆域之大,統轄兵力之廣,乃國中各節度使第一。大伯此時進京,可是身負重任啊?」
作者有話要說: 審核好慢好久啊天……
5蘭葉春葳蕤,二
此話一出,滿室皆靜。
杜有鄰心中一沉,如醍醐灌頂,陡然醒過味來。
東宮早有傳言,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