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5 聖旨抵達(第1/3 頁)
“先生辛苦!”
“文先兄辛苦!”
次日上午,黃文先帶著100家丁押著10輛大車回到虎山口,立即受到陳建和黃文先的熱烈歡迎。
“此文先分內事,無謂辛苦。”黃文先連忙謙辭。
黃文先已經有了‘同進士’功名,言語之間不再自稱‘學生’。
“大人,這次進京所找的倪翰林和袁可立公皆是高風亮節,不願接受我等絲毫銀兩饋贈。屬下無奈,在朝廷旨意明確之後,給他倆一人置辦了兩百多兩銀子的禮物。剩下的銀子,屬下買了上萬斤書籍,其中就有大人所指定的《本草綱目》、《幾何原本》、《甘薯疏》、《神器譜》、《武備志》、《種樹書》等上百部實學書籍。另外還從賣馬的蒙古人手裡買了百多匹普通戰馬......”
“大善!”陳建一下子喜上眉梢。
馬匹的事情先不說,他最為看重的是這些書籍。
他所指定的這些書籍基本上都代表著這個時代某方面的科技巔峰成就。而這些科技巔峰成就後來因為種種原因,起碼有一半沒有流傳下去,或是流傳不完整。
最典型的就是茅元儀所著的《武備志》。這部書由於對火器使用說得過於詳盡,清廷擔心影響到他們的野蠻統治,竟然下了大力氣將其焚燬一空。
而趙士幀所著的《神器譜》等幾本火器著述裡面更是出現了‘原始手動機關槍’——迅雷銃。
迅雷銃用轉盤更換槍管,最初可五連擊,後來更可18連擊。
這迅雷銃因為結構過於精密,打製相當艱難,腐朽的明廷很難製出良品,竟然置之不用。
限於當時的火藥不夠優良,迅雷銃被埋沒也沒人覺得可惜。
但這一切在陳建手裡都將得到改觀。
別看陳建前世是理工生,但他的專業卻不是槍支製造和機械製造,所以他真無法想到迅雷銃的內部結構是怎樣的。
就連石化工場裡的分餾塔,他也是根據其原理自己想出簡單的內部鑄型來對石油蒸汽進行低效率簡單分餾。
有了神器譜,能夠18發的迅雷銃結構他將一目瞭然。
昨天陳建收服了怪脾氣的大匠魯石磐,手下又有大批實踐經驗極強的普通工匠,還有可硬(高碳鋼)可軟(低碳鋼)的優質鋼材,他覺得小批次製造18發迅雷銃將沒有絲毫困難。
這種迅雷銃換上他的新法火藥作為發射藥,再換上膛線槍管,再用上最符合子彈力學的米尼彈......到時候在戰場上擺出兩三百門新式迅雷銃,配合預先埋設的地雷,戰時再扔出鋪天蓋地的手榴彈和手雷,還有其他大小炮一起發射......
這就無限接近了後世的一戰戰場!這種戰場上後金女真引以為傲的兇猛騎兵將會被打得一點都找不到北!
除了武備書籍,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可以衛護黎民健康,徐光啟的《幾何原本》可以培養合格炮兵,徐光啟的《甘薯疏》以及其它農業著述可以指導農業發展......
“......傳旨天使先去了衛城,宣佈對衛城官員的獎賞。過不多久他就應該趕到虎山口來宣旨。”黃文先最後說道。
陳建心思激盪之時,黃文先做完了簡略彙報。
“文先在此鄭重拜謝大人。此次文先追隨大人驥尾,僥倖分享了大人榮耀。文先已經在家鄉領受了朝廷恩旨,獲‘同進士出身’之功名及正七品散官承事郎之銜。”黃文先最後又向陳建真誠致謝。
黃文先雖然深心裡已經不大看好明廷,但終究還是為得到了朝廷功名及地位而高興。
這是任何時代文人都不能免俗的事。
“此乃先生親冒矢石而得,故先生不用言謝。”陳建欣然道。
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