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五代哪個國家最大 > 第177章 騎兵大戰

第177章 騎兵大戰(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我不叫謝石頭穿越到大唐,我囤積了萬億物質星落門極品皇太子之貞觀永治聯盟:開局收徒李哥的我,無敵了四合院之開局娶個售貨員穿成惡毒反派,主角被撩瘋!重生逆襲:智謀登峰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精靈:開局撿漏玉蟲石板我在北魏的鐵血生涯崩壞世界的守護者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二喬,咱倆稱呼各論的好不好崩鐵:阿哈跟你心連心黑神話,不通關就滅世?我來助你穿越大明成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年代:四合院裡的情報員三國軍神漢末三國之北疆幽冥

眾人紛紛反對,因為淮河這道防線,跟長城一樣,它是一條線,守軍不可能排開一字長蛇陣,從河南一路排到東海邊時刻盯著淮河,只能防守有限的幾個點,比如壽州、濠州、泗州、楚州。

因此,任意一個點被突破,都會導致敵軍突入淮南。

守江必守淮,並不是靠著淮河來頂住北軍,而是靠著江淮之間便利的水路,利用江南水軍的優勢和補給優勢將北軍擊敗。

水丘昭券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試圖向錢弘佐說明,只要他過了長江,都有可能受到周軍的威脅。如果要親征,還是像之前滅南唐一樣,駐蹕在建康比較好。

錢弘佐對水丘昭券點點頭道:“先生說的對,但朕營建揚州新都,就是為了把守國門,朕就待在揚州,只有朕在,士卒們才會死戰不退。”

水丘昭券鬍子都在發抖,過了半晌,才道:“既然陛下打算以身賭國運,老臣就再瘋一把。”

便與諸人商議戰守之策。

吳軍前後分為兩道防線,第一線就是淮河防線,自西向東分別是光州(今潢川縣)、壽州(今壽縣)、濠州(今蚌埠市)、泗州(在盱眙縣對岸的洪澤湖裡)、楚州(今淮安市)。這是沿著淮河的佈防,其中重中之重是壽州與濠州。

第二道防線是六安縣、廬州、定遠縣、滁州、六合與邗溝(江淮之間的大運河)

如果第二道防線被突破,那接下來就是揚州直面敵軍了。

吳軍開始從各地抽調兵力,遠至嶺南,近到兩浙,抽調數量各不相同。

湖南兵向荊州集結,防備襄州(即襄陽)周軍南下,武昌軍水師也加強了對上游的戒備。

江西兵則大量集結於江州,乘坐水師船隻渡江,至舒州登岸,增援淮南。

江南道計程車卒則分別在採石與潤州渡江,長江以南的水師,尤其的兩浙道的水師,紛紛北上,入長江,進邗溝,支援淮南的守禦。

錢弘佐以水丘昭券為東都留守、元德昭為副留守,以太子錢惟彥監國。錢惟彥目前已十一歲,雖然小了點,但好歹還是懂事了的。

錢弘佐又升鮑修讓為戶部侍郎、參相府事,隨軍出征。鮑修讓也成為了吳國開科取士以來第一個出任宰相計程車人,短短几年,升遷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很快,戰爭進入白熱化。

李重進部在進圍壽州後,派出偏師李谷部率兵南下,進攻六安。而吳軍這邊,孫泰率領江西這邊的援兵兩萬人,自舒州沿著淠河北上六安,正好與李谷相遇,兩軍展開激烈交鋒。

濠州這邊,由柴榮親自領兵,周軍日夜攻打,很快濠州守軍寡不敵眾,城池告破,濠州衛軍都統使楊燁武戰死殉國。

濠州既下,柴榮率領主力沿著淮河繼續東進,攻打泗州。為了牽制吳軍,柴榮還分遣趙匡胤率殿前司精銳騎兵一萬人,南下攻破定遠,威脅滁州。

滁州西北面是橫亙上百里的丘陵曲亭山,不適合騎兵突進。在這裡,丘陵間,有一條穀道,南唐時在這裡修築了清流關。

吳軍攻滅南唐後,又對清流關進行了修葺,完善了防禦。

朱虎臣駐紮在廬州,聞報率軍出擊,攻擊趙匡胤的後路,試圖奪回定遠縣。

陶安同領水軍自揚州沿著邗溝北上,馳援泗州,沒有想到,柴榮進兵速度之快,出乎吳國君臣的意料,沒等陶安同趕到泗州,泗州就被攻破,周軍又水陸並進往楚州而來。

楚州是大運河與淮河的交匯點,楚州如果失守,周軍便可直取揚州。

從楚州到揚州,運河坐船不過五六日就到。

形勢一時十分危急。

但錢弘佐堅持在揚州駐蹕,因為按照中樞擬定的方略,他就是整個大陣的陣眼,圍繞這個陣眼,周吳雙方二

目錄
抗戰之無雙戰將鋒戈之風起雲湧
返回頂部